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新聞 > 地方經濟 > 正文

字號:  

前海港貨保稅區有望5年內落成

  • 發佈時間:2014-09-04 06:31:53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卓泳  責任編輯:王斌

  排上一兩個小時隊才能通關前往香港購買各種生活用品、國際高端奢侈品,這種狀況在不久的將來或會改變。據媒體報道,為減輕自由行赴港壓力,深圳前海正在研究興建一個港貨購銷中心,吸引香港零售百貨業進駐,貨物品質和價格與香港相倣,今後深圳或珠三角市民僅為購物不用前往香港。目前該方案正在與香港相關部門磋商和徵詢國務院港澳辦意見,方案完備後再上報國務院並進入實操階段。

  記者了解到,在前海建設港貨購銷中心是前海商業規劃中的一部分,隨後記者從參與前海商業規劃制定的綜合開發研究院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劉魯魚處也得到證實,前海建設的港貨購銷中心不僅僅是針對港貨,更重要的是借此引進香港的商業資源,“不一定都是港貨,可能會有國外的品牌,但肯定有香港元素和由香港團隊來運營。”劉魯魚表示,該港貨購銷中心在爭取國家的免稅政策,前海免稅購物天堂有望在5年左右看到雛形。

  前海免稅港貨購銷中心的消費品在價格、品質和品牌上與香港相倣,這是否會分流部分赴港消費人群,對深圳現有的購物中心又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現有單一商業形態面臨挑戰

  按照劉魯魚制定的前海商業規劃,該港貨購銷中心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購物中心,而是以“天女散花”的形式出現的專賣店、專業店和百貨店及購物中心,商品資源上通過香港引進多元化的國際各類品種和品牌,以快銷品、日常消費品和奢侈品為主,而不僅僅是港貨。這樣便有效地豐富了目前深圳單一匱乏的商業資源。

  “如果該港貨購銷中心主打日常消費品,滿足人們購買的需求,則與目前走高大上路線的購物中心可以區分。但如果該購銷中心的相關配套建立起來且定位高端,則一定會分流部分人群。”美聯物業全國研究中心高級主任何倩茹認為,前海港貨購銷中心對深圳現有購物中心帶來的影響,要視乎其定位如何與現有商業區分開來。

  但正如劉魯魚所描述,港貨購銷中心在商業資源數量和品種上會遠超現有的購物中心,這無疑會對現有購物中心帶來巨大的挑戰。在劉魯魚看來,深圳目前的商業投資開發過於急躁,只重拿地開發,不重經營管理,尤其忽略了商業資源的拓展。“無論在原關內還是關外,購物中心的商業形態都是千篇一律,缺乏高端商業,品牌同質化嚴重。”劉魯魚認為,這樣的商業狀況勢必面臨挑戰,前海商業的規劃建設會掀起一場深圳的商業革命,多元化的商業形態會衝擊目前單一的商業形態,因此,他建議目前在建或者準備建的商業項目應該放緩腳步,而正在運營的商業項目要調整商業形態和商業資源,傳統的購物中心要根據不同區域進行不同的定位,實現多層次的發展。

  除了商業資源的不斷豐富和商業層次的不斷鮮明,何倩茹還認為,深圳購物中心要與前海港貨購銷中心競爭,必須大力發展體驗式消費環境。她舉例,上海的購物中心K11就是把展覽和購物中心融合在一起,讓人們在購物消費的過程中也能享受文化的盛宴,吸引了許多本地消費者和外地遊客,而這正是深圳非常欠缺的。“沒有哪個購物中心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到哪都可以看到相同的形態和品牌。”深圳的購物中心正面臨電商和新興商業業態的雙重挑戰。

  未必能吸引福田羅湖居民

  自從香港自由行開放以後,許多大陸居民赴港已經不僅僅是為了單純的旅遊,定期前往購買生活必需品逐漸成為常態。單就前海港貨購銷中心的定位來看,以日常消費品、快銷品和高端奢侈品為主營業態正好迎合了一批經常赴港“打醬油”的人群,這在多大程度上紓緩了自由行的壓力?又是否會分流本地消費的人群?

  儘管自由行已開放多年,但依然有部分不方便或者不能赴港的消費者在本地消費,何倩茹認為,理論上,前海的口子一開,對這部分人來説是正中下懷,然而,實際情況還得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所在的區域。“住在羅湖、福田,特別是口岸附近的居民。未必會經常去前海消費。”在何倩茹看來,住在福田和羅湖的居民由於附近有福田口岸、皇崗口岸和羅湖口岸,去香港或許比去前海更方便。“可能對南山和寶安附近居民吸引力更大。”

  另外,何倩茹認為,並不見得前海賣的是港貨,價格便宜,消費者就一定會去購買,這很大程度上還決定於消費習慣。“比如買高端奢侈品,有些人喜歡被人服務的感覺,而只有內地才有多對一的服務,在香港可能就是一對一或者一對多的服務了。”何倩茹在市場研究中發現,國際一線品牌在內地和香港有著不同的産品線,“在深圳的産品會更新。”其次,她認為,有些消費者認同香港消費文化和社會環境,自然喜歡去香港消費,這種兩地體驗的差異是難以改變的。

  在整個前海商業規劃中,對消費者的定位有異於現有的商業。劉魯魚表示,前海商業的消費人群不僅僅是深圳本地市民,更是來自於整個大珠三角地區,以及國際上的高端客流。“規劃中有機場快線,迎接的是國際商務客流。”

  正在爭取免稅政策落地

  一直以來,除了人民幣與港幣的匯率差之外,香港吸引內地遊客的主要因素是香港的低稅率或者免稅政策。畢竟,內地對進口貨物徵收17%的增值稅和關稅,而香港不對香煙、烈酒和化粧品以外的商品徵收進口關稅,香港也沒有消費稅。因此,何倩茹認為,前海港貨購銷中心對消費者的吸引力及其對香港零售商的影響主要取決於稅收。除非前海能落實港貨免稅,否則內地遊客依然不會放棄去香港購物。

  “在前海商業規劃裏是有打造深圳免稅港的概念的,也一定會實現。”劉魯魚對記者表示,在規劃中,前海還預留了很大的免稅和保稅的空間做産品的交易和展示。他告訴記者,前海免稅只是階段性的問題,相信不久政策就可落地。

  據記者了解,2011年海南也宣告成為世界上繼日本沖繩島、南韓濟州島、中國台灣澎湖島後第四個實施離島免稅政策的地區,可幾年下來效果並不理想,並沒能因為免稅而吸引大量客流。前海申請免稅區的優勢何在?劉魯魚分析,海南島的商業基礎非常薄弱,當地的消費能力也很差,主要靠外來的季節性遊客,商品資源也不豐富,所以即使免稅也難以帶動消費。但前海定位為珠三角地區的先鋒城區,經濟實力雄厚,加上毗鄰香港,有著最豐富的商品資源和最多的國際知名品牌代理權,還有相關的配套政策,因此,前海免稅區肯定比海南的強。“我們現在從政府到企業都在爭取政策落實,估計5年左右能看到免稅購物的雛形。”

  前海建港貨購銷中心,不僅會分流內地旅客赴港購物的需求,而且對內地遍佈的港貨店以及為港貨店供貨的水客鏈條也可能帶來影響。有分析認為,如果有機制保障前海港貨購銷中心售賣的是正品貨,且價格上與香港價格相倣,相信有助於解決香港水貨客問題,讓市民日常生活及零售業正常發展。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以往的水客也可以從前海進行批量進貨,通過網路渠道銷往全國各地,這似乎是更方便了他們。前海香港事務首席聯絡官洪為民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認為,為了防止水客大批前往前海購物,需要設定配額或限購措施。但這在多位受訪人士看來都不合適,“在前海設定配額或限購就是以行政手段進行干預,這是不合理的,也不符合前海的定位。”何倩茹説。劉魯魚也認為,水客的存在是經濟活躍的表現,宜疏不宜堵,與其設限,不如考慮如何暢通渠道。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