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利益固化阻礙養老金全國統籌步伐
- 發佈時間:2015-02-04 07:40:23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畢曉娟
今年的地方兩會上,黑龍江和上海的代表委員都關注起了養老金缺口的話題。只是,他們關注的出發點各有不同。
全國各省份養老金運作“貧富不均”
對於黑龍江的代表委員來説,他們擔心的是眼下本省的養老金運作有些“揭不開鍋”。
黑龍江省財政廳向黑龍江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提交的《關於黑龍江省2015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草案的報告》顯示,2015年,黑龍江全省社保基金預算總收入1526.1億元,預算總支出1683.7億元,收支缺口為157.6億元。其中,僅企業職工基本養老金一項,2015年的預算收入1196.3億元,預算支出1398.9億元,收支缺口達202.6億元。
《報告》還指出,人口老齡化嚴重以及勞動人口外流對黑龍江的養老保險形成了較大壓力。據初步核算,黑龍江2014年全省地區生産總值增長為5.6%。此數字遠低於全國增速。經濟環境不好,造成保費增收乏力,甚至足額及時繳納保費都變得困難。為解決社保基金收支缺口擴大而採取的擴面參保、據實徵繳等辦法,也因地區經濟問題較難奏效。輪到省與市縣政府按4:6比例分級負擔當年社保基金收支缺口時,又因地方財力問題,兌現財政補貼有困難。
上海的代表委員擔心的則是,5年後甚至10年後養老金運作可能存在風險。
上海市人大代表、中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竇玉明拿出一組數據:“現在上海的養老金支出是2500億元,未來5年,我預計這個數字會漲到3500億元,10年後是最難的,要達到5000億元,比現在翻一番。這個缺口從哪出?”
雖然都是擔心,但實際情況大有不同。與黑龍江養老金當期收支缺口超200億元相比,上海市副市長時光輝在去年8月與市民互動時表示,目前上海養老金有結余,並不存在養老金缺口。
黑龍江與上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當前全國各省份養老金運作的總體狀況——各個省份養老金運作情況差別較大,有的省份收支存在缺口,且持續擴大;有的省份當期還有結余,甚至達上百億元。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發佈的《中國養老金髮展報告》顯示,如果剔除財政補貼,截至2012年,我國有19個省份的養老金當期存在缺口。遼寧、黑龍江的缺口均超200億元;相比之下,有12個省份的養老金當期收大於支。其中廣東最高,當期收支結余高達652.09億元,江蘇、浙江和北京也都超過300億元。
養老金全國統籌步伐為何緩慢
面對這一狀況,許多人會産生疑問:既然有的省份養老金存在缺口,有的省份養老金還有結余,為什麼不在全國層面統籌調劑,實現平衡呢?
事實上,實現養老金的全國統籌一直是近年來中央政府努力的方向。早在2010年通過的《社會保險法》中就規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逐步實行全國統籌,其他社會保險基金逐步實行省級統籌。隨後,國家“十二五”規劃以及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也提出,要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後發佈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提出,堅持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完善個人賬戶制度,健全多繳多得激勵機制,確保參保人權益,實現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堅持精算平衡原則。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佈的公報顯示,2012年全國31個省份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建立了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制度。在此基礎上,許多人都以為實現養老金全國統籌會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遺憾的是,由於種種阻力,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步伐一直非常緩慢。
阻力來自於哪?全國政協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副院長孫潔教授認為,最大的阻力就是在養老金問題上各個地方固化的利益格局。
孫潔解釋,目前我國的養老金統籌層次較低,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差距較大。東部沿海等發達地區的政府財政狀況比較好,企業創收能力強,繳納養老金的青年職工數量較多;一些欠發達地區的政府財力有限,養老負擔較重的老企業多,且繳納養老金的年輕人多向發達地區流動。這種狀況造成了地區間養老金運作情況的巨大差異。
“養老保險本質上應該具有收入再分配的功能,即通過全國範圍內的調劑和轉移支付來以富幫窮。”孫潔指出,但是現在,一些養老金有結余的地區,不願意犧牲自己的地方利益,成全全國統籌。他們覺得,自己未來養老也差錢,全國統籌後用自己的結余去填補其他地區的缺口,是在“殺富濟貧”,對他們不公平。
中國政法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張永理直言,一些發達地區所謂的理由其實站不住腳。他指出,在許多發達地區的養老金結余中,有很多是由從欠發達地區流動來的務工人員貢獻的。按照現行規定,一個人必須在一個地方連續繳納養老金15年以上,退休後才可領取養老金。但現實中,很少有外來務工人員能在一個地方連續工作15年以上。當他們回到原籍後,有的根本沒有轉移以前所繳納的養老金,有的就算轉移了,按規定也只能轉移個人賬戶部分,統籌賬戶還必須留在工作地。
“每個地方都堅持自己的既得利益,最後吃虧的還是老百姓,最明顯的就是現在不同地區間養老金的轉移接續難問題。”張永理表示,實現養老金的全國統籌,有利於整合目前碎片化的養老制度,促進不同身份、職業、地域的公民在養老問題上實現公平,這是養老保險制度設計的初衷,必須堅決推進。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靈教授也向記者表示,養老金的全國統籌的確是改革的方向。因為相對於一個省來説,國家的抗風險能力肯定更強。實行養老金全國統籌,有利於全國範圍內養老保險的互助共濟、風險共擔,也有利於確保該收的養老金能收上來,該發的養老金能發下去,讓全國的老百姓都能按時足額領取養老金。
專家:養老金全國統籌亟待中央拿出決心
養老金全國統籌應該如何推進?
孫潔認為,在這個問題上,中央應該儘快下決心來打破當下利益格局。“如果讓地方利益繼續固化下去,各省養老金運作差距將會越來越大,以致最終難以挽回,形成惡性迴圈。”
張永理也表示,實現養老金全國統籌的最大動力,來自於中央政府的決心,中央政府應該承擔起養老金全國統籌的責任。
但在褚福靈看來,養老金全國統籌不能操之過急。他認為,養老金全國統籌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能為了統籌而統籌,而是要等到制度、管理、技術、認識等方面的條件具備後,再加以推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各個地方對養老金全國統籌的認識很不統一,冒然統籌會帶來很大問題。”
褚福靈説,很多人認為,養老金全國統籌是中央的事情,統籌以後地方什麼事情都不用管了,其實並不是這樣。他解釋,養老金全國統籌應該是一次中央和地方在養老問題上的權責重新劃分,中央與地方都要負擔新的責任——中央應該負責在全國範圍內統一養老金的預算、政策、技術等;地方政府還應該依法負責養老金的收繳和發放,“雙方應該擰成一股繩”。
目前有專家建議,應該採取“費改稅”的方式,將養老保險金改為社保稅,用這一技術性的方式推進養老金全國統籌。
對此,孫潔認為,將目前大家繳納的養老保險金改為社保稅,一方面有利於強化徵繳,保證發放;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統一上繳國家財政的方式,由中央在各省之間調劑餘缺。“但是,這一方案也存在不足。因為目前的養老保險是社會統籌加個人賬戶的模式。社會統籌賬戶採取社保稅的方式技術上沒有問題,但是個人賬戶裏的積累資金是歸個人所有的,而且還要講求投資回報。技術上,個人賬戶目前還無法與稅收制度銜接。”
孫潔説,實現養老金的全國統籌,只是有助於在不同的省份之間進行養老金的餘缺調劑,實現養老金運作的當期平衡,只是治標之策。但是,不論是從國家大趨勢還是我國未來人口發展形勢來看,我國的養老金缺口勢必會出現,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所以必須早作打算,借鑒許多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儘早推行漸進式延遲退休這種治本之策。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