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養老金並軌方案已獲通過 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

  • 發佈時間:2014-12-24 07:04:50  來源:新京報  作者:關慶豐  責任編輯:孫毅

  養老金並軌方案已獲通過

  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全國同步實施

  養老金雙軌制改革方案已經擬定,並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今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將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昨天上午,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作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 新京報首席記者 關慶豐

  【養老金】

  “雙軌”待遇差距大矛盾突出

  馬凱説,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月每人平均水準由2004年的647元提高到今年的2070元。2013年底,全國城鄉老年居民月每人平均養老金82元,其中各級政府全額負擔的基礎養老金76元。

  馬凱説,雖然我國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形成,但公平性不足。其中,由於機關事業單位仍實行單位退休養老制度,與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制度雙軌運作,待遇差距矛盾突出,社會反響強烈。

  談到下一步工作重點時,馬凱説,將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立與城鎮職工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

  馬凱透露,按照中央部署,有關部門經過廣泛調查研究和反覆論證,已經擬訂了改革方案,並經國務院常務會議和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審議通過。

  改革的基本思路是一個統一、五個同步。一個統一,即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建立與企業相同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行單位和個人繳費,改革退休費計發辦法,從制度和機制上化解雙軌制矛盾。五個同步,即機關與事業單位同步改革,職業年金與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同步建立,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與完善工資制度同步推進,待遇調整機制與計發辦法同步改革,改革在全國範圍同步實施。

  【退休政策】

  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

  對於社保待遇的調節機制,馬凱説,將根據經濟發展、居民收入水準、物價變動和財政承受能力等情況,適時調整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並將多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延伸到待遇調整政策之中。

  同時,基本醫療保險要完善政府、單位和個人合理分擔的籌資機制,深入推進付費方式改革,使醫療費用實現合理可控的增長。

  馬凱表示,要綜合考慮人力資源供需、教育水準、每人平均預期壽命、基金收支等因素,研究制定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改善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撫養比。

  【社保基金】

  保值增值機制不健全將拓寬渠道

  馬凱説,社會保障籌資渠道仍偏窄。目前各項社會保險繳費比例已經較高,財政投入大幅度增加,但面對老齡化高峰的迫近,養老撫養比持續增高,醫療費用上漲,給社保基金長期收支平衡帶來了很大壓力,亟須進一步拓寬籌資渠道。

  他説,目前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機制尚不健全。結余基金絕大多數存銀行、買國債,投資渠道單一,收益率比較低。補充性社會保障推進緩慢。商業養老、健康保險發展滯後,尚未形成多層次保障體系,參保人員過多依賴政府的基本保障。

  馬凱説,下一步將制定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運營辦法,在確保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擴大投資渠道,實現保值增值,增強基金支付能力。

  ■ 相關新聞

  國務院:1億人未參加養老保險

  據新華社電 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23日審議了國務院關於統籌推進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報告指出,我國將實施全民參保登記計劃,加快實現城鄉基本養老保險人員全覆蓋。

  報告説,2020年我國人口預計達到14.3億人,為實現“全面建成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的目標,國務院有關部門已經制定並開始實施以養老、醫療保險為重點的全民參保登記計劃。

  通過優化政策、加強宣傳、嚴格執法、提升服務、逐人逐戶登記確認等措施,力爭使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覆蓋人數在2017年達到9億人,到2020年達到10億人左右,將覆蓋率由目前的80%提高到95%。同時,鞏固全民醫保成果,全面實施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工傷、失業、生育保險基本覆蓋職業群體。

  報告指出,截至今年11月底,職工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合計達8.37億人,其中職工參保3.38億人,城鄉居民參保4.99億人,待遇領取2.26億人。目前全國還有1億多人沒有參加基本養老保險。

  全民醫保基本實現。截至今年11月底,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5.9億人,其中職工醫保2.8億人、居民醫保3.1億人,新農合參保7.35億人,總覆蓋超過13億人,95%以上的城鄉人口有了基本醫療保險。

  ■ 調查

  49%被調查者不滿養老金雙軌制

  一份問卷調查顯示,49%的被調查者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滿。上世紀90年代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和企業職工養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養老保險雙軌制亟待解決。

  對統籌推進城鄉社保體系建設情況進行調研後,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得出上述結論。昨天上午,這份報告已提交正在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

  各地反映養老保險雙軌制不公平

  從2014年5月起,全國人大財經委調查組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社會救助制度為重點,進行了專題調研。

  據調研組在中國人大網的問卷調查,49%的被調查者對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與企業職工養老金差距大表示不滿。

  調研報告稱,各地反映雙軌制是當前社保制度不公平方面的突出問題。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企業養老保險改革,機關事業單位並未參加,雖然後來一些地方開展了機關事業單位養老金改革試點,但多數僅是在形式上繳納社保費,體制機制沒有根本改變。

  甘肅機關單位與企業養老金差1200元

  調研組發現,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金和企業職工養老金的差距逐步拉大。

  甘肅省有關部門向調研組反映,2014年全省機關事業單位職工退休費水準為月每人平均3227元,企業職工的基本養老金水準為月每人平均2065元。一些國有企業的退休職工,當時接受國家分配到企業工作,退休後養老金遠低於機關事業單位和自己條件相當的幹部職工的退休金,對雙軌制很有意見,企業管理人員和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退休職工意見更大。

  另外,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的喪葬補助等福利標準不同,進一步拉大了待遇差距。雙軌制也影響了人員在機關事業單位與企業之間的流動。

  調研組稱,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不用繳納養老保險費,也沒有個人賬戶。企業職工要繳費,有個人賬戶。人員流動時存在繳費記錄的差別,影響到將來的養老保險待遇。

  建議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改革

  對於目前的養老金雙軌制,調研組稱,從完善制度體系的角度看,機關事業單位職工也是養老保險制度最後未覆蓋的領域,應該將各類人群納入到基本養老保險的制度體系內。

  調研組建議,應抓緊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儘快建立統一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制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