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9月17日 星期二

財經 > 理財 > 理財要聞 > 正文

字號:  

金融業掙快錢時代不再 轉型靠擴大開放和競爭

  • 發佈時間:2014-10-20 07:34:2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金融業掙大錢、多錢、快錢時代,或已結束。”在10月18~19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西部金融論壇産業與金融專題論壇期間,不少與會專家都表達了類似觀點。

  在專家們看來,過往金融業的資金更多流向了房地産、礦業,乃至股票市場等高風險領域,也獲得了高、快、多的回報。但如今,這樣的時代或已結束。

  從高風險行業獲得高回報或難繼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前副所長丁一凡就向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指出,整個金融業應更多轉向支援經濟“兩端”——頂端的高新科技,以及底端的個體創業,乃至中小微企業。

  中央黨校副校長趙長茂則給予了轉型的一些新路徑:比如擴大開放,“過往國內金融開放相對滯後”,“包括放開民營銀行的對內開放,以及對外開放,如何匯率市場化,金融走出去”等。

  金融業快錢時代終結

  “我們説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現在實體經濟很困難。我們(金融)不能掙快錢、掙大錢和掙多錢,這樣實體經濟承受不了。”國家發改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外交部國際經濟金融諮詢委員會委員、研究員張燕生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

  過往,金融業的資金更多投向房地産等高風險行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實體經濟的環境變得惡劣。但現在國內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金融業追求高利潤和回報快的觀念也需要轉變。“現有體制在變,金融業若繼續過往模式、走高風險,也容易死掉。”張燕生認為。

  如今,國內經濟走到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被喻為社會經濟發展“血液”的金融産業,轉型升級也毋庸置疑。金融業過往的高回報、掙快錢的時代或面臨結束。會議期間,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世界發展研究所前副所長、外交部國際經濟金融諮詢委員會委員、研究員丁一凡也表達了類似看法。

  過去,國內金融業被視為暴利行業的代表。金融業的相對壟斷性,直接導致金融業的暴利。據悉,在申銀萬國的行業分類中,金融業上市公司過去十年平均凈資産收益率高達14.46%。

  過分追求暴利的金融業,反倒給國內經濟環境帶來了一些危害。“現在實體經濟很困難,而金融業過往卻希望掙大錢、快錢等,所以投向房地産等高風險行業,這反倒使得實體經濟的環境變得惡劣。”張燕生認為。

  金融轉型新路徑

  對於金融業的發展,中央黨校副校長、教授趙長茂則認為,相對國內經濟的開放發展,過去金融開放還“相對滯後”,“儘管我們國家這30多年開放的力度很大。但是在金融開放方面,還相對滯後。所以在金融設計方面,需要更大得放開。”

  趙長茂提出,金融業的改革和發展,“開放、競爭、創新這三點未來仍應加以重視和強調”。對內比如民間金融的開放和突破,以及加強行業的競爭。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員盧中原則建議,金融創新需要加強與先進製造業的結合。盧中原表示,在國內傳統産業升級,以及戰略新興性産業發展時,“金融創新應該找到著力點,無論是放開我們的民營銀行管制,還是健全金融機構的市場和助推機制等,思考金融怎樣為中國傳統製造業改造升級。”

  以民營銀行為代表的民間金融發展,已經迎來了歷史性新機遇。2013年國務院發佈的金融“國十條”中就曾明確提出“將嘗試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風險自擔的民營銀行等金融機構”。據不完全統計,2013年共有67家民營銀行的名稱獲預核準。

  一個多月前的9月29日,銀監會發文,批准浙江網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華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等銀行籌建,至此首批五家民營銀行試點全部獲批。

  如今,國內大力發展民間金融,乃至網際網路金融也得以快速發展。張燕生認為,最重要的是“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而政府需“做好宏觀調控、避免市場失靈”。

  不過,對於正逐步起步的民營銀行、以及網際網路金融等而言,亦同時面臨著一些挑戰。盧中原重點提及,網際網路金融應更加注重“金融”的特性。”他指出,網際網路金融“一定要懂金融,而不能照搬網際網路那套規律,或是管理經驗,首先必須懂得金融的規則和規律、走勢,風險最大的地方在哪。”

  針對民間金融,乃至網際網路金融的監管,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政府對此的監管需要把握一個度。

  張宇燕指出,實際上,監管制度的確立,往往會根據過去歷史經驗來判定和制定,歷史並不代表未來,因此會存在資訊不對稱、資訊不完全等問題,“不能過度監管,監管要有效和適度。”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