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8日 星期一

財經 > 理財 > 職場 > 正文

字號:  

劉翔運動員生涯收入約5.35億 代言品牌僅剩一家

  • 發佈時間:2015-04-09 02:32:49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7日,“飛人”劉翔宣佈退役,據統計,劉翔運動員生涯收入約為5.35億元。作為中國乃至世界體育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一度成為各大商業品牌爭相合作的對象,退役後的劉翔,能否延續之前的商業價值成為普遍關心的話題。

  運動生涯收入5.35億

  根據《福布斯》雜誌的統計,劉翔從2003年至2012年的收入高達5.35億元(稅前收入,不扣除經紀公司分成),在上榜運動員當中,這個數字也高於李娜職業生涯4.5億元的收入,僅次於姚明9年NBA生涯20億元的總收入。

  縱觀劉翔過去12年的商業代言情況,與其在運動場上的沉浮關聯頗大。2003年,初出茅廬的劉翔的商業收入僅有160萬元,2004年雅典奧運會110米欄奪冠後,他的商業價值一路水漲船高並在2007年達到頂峰,收入高達1.6億元。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商業代言一度多達14個,儘管奧運賽場遭遇傷退,劉翔也依靠上半年的豐收,獲得了1.3億元的收入。傷癒復出後,劉翔在倫敦奧運會前夕贊助商多達17家,不過這些商家的合約中也包含著苛刻不菲的追償條款。

  伴隨競技場上“跌倒”,劉翔團隊的商業收益也大幅下滑。據福布斯中國名人收入榜單中,劉翔的年收入從2007年最高的1.63億元,一路下探至2012年的2160萬元,縮水近8成。但在2013年之後,劉翔未曾出現在這份榜單中。

  除了耐克的終身代言合同外,劉翔其他的商業代言在2013年就已結束,2014年劉翔沒有簽下任何代言。

  商業價值或觸底反彈

  在退役之後,姚明身兼全國政協委員和投資人的身份,並成為上海男籃的老闆。而李娜,走的網球學校和體教結合之路,有著廣闊的前景。而劉翔退役之後,其未來的商業化發展會是怎樣,是公眾關注的焦點。

  “我認為退役後的劉翔在商業價值上會觸底反彈。”北京關鍵之道體育諮詢有限公司CEO張慶告訴新京報記者。

  一直以來,體育明星的商業價值取決於競技場上的影響和社會影響。“但劉翔這幾年以來一直遠離賽場和公眾的視線,但在退役後其本身會更自由,有更多參與社會和商業活動的機會,商業化可能還會有所提升。”張慶説。

  對於劉翔退役後的路徑,張慶認為最大的可能還是在體制內任職。“但我個人希望,劉翔任職的同時,應該多參與社會商業活動,用他個人的影響力,推動中國田徑的發展。”

  也有傳言稱,退役後劉翔在繼續完成學業的同時,還將跨界娛樂圈。

  誰是下一個劉翔?

  一個頗被關注的問題是,在姚、李、劉接連退役之後,誰會成為中國體育下一個超級明星。

  “體育不同於娛樂,打造明星需要硬實力,不能完全靠包裝。”張慶認為,或許中國體育會迎來一個一兩年無巨星的真空期,但隨著政策和資本對體育産業的關注,打造體育明星的路徑正在多元化,“下一個巨星出現會是在國際化的運動領域,比如足球、籃球、網球等。”

  - 相關新聞

  劉翔代言品牌僅剩一家

  劉翔的職業生涯中,獲得金牌36枚,退賽2次,與賽績相呼應的是劉翔場外的商業代言。2003年,奧運會的前一年,劉翔僅為2家廣告代言,2004年雅典奧運奪冠後,又新增了5家金主,巔峰時期2007年身背17個代言,而退役之時,其代言品牌僅剩耐克一家。

  與小巨人姚明不同,早在2000年,姚明剛進入NBA尚未站穩腳跟之時,就只接VISA、銳步、百事可樂、麥當勞、蘋果等國際大牌。而在劉翔代言的品牌中,除了EMS、凱迪拉克、安利紐崔萊之外,大多是本土品牌。

  2007年底,凱迪拉克汽車簽約劉翔掏了1500萬元,被稱為“天價代言”,而轉年的奧運失利,卻讓凱迪拉克“一敗塗地”。有媒體稱,凱迪拉克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劉翔奧運行銷”,但卻最終被退賽消息弄得措手不及。

  2008年,劉翔因傷退賽,有數據統計稱,劉翔代言的品牌市場損失高達30億元。諸如聯想和伊利立刻撤下了重金拍攝的劉翔廣告,沒能在即將到來的奧運年博得紅利。

  在劉翔的退役長微網志中,耐克是劉翔點名提到的唯一贊助商。

  “除了與耐克的贊助應該是終身合同外,劉翔其他的商業贊助合同都在2013年結束。”一位體育經紀行業的知情人士透露。

  去年,耐克在上海總部啟用了“劉翔中心”。耐克給了劉翔與邁克爾·喬丹一樣的待遇——耐克美國總部擁有喬丹命名的大廈。

  “耐克與劉翔較早訂立了終身協議,當時劉翔日後的商業價值還存在不確定性,因此訂立終身協議有點像賭注。2003年耐克僅用30萬元就簽下了劉翔,而劉翔日後的商業價值不斷上升,這説明耐克公司在代言人的選擇上還是富有一定眼光”,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牛海鵬稱。

  - 觀察

  商業價值“仰仗”團隊

  沒有新聞發佈會,沒有煽情的退役演講,只留下一片草草的長文,劉翔的退役儀式的草率程度讓外界頗為吃驚但又在意料之中。

  “一個改寫了中國田徑史、職業生涯總收入超過5億元人民幣的運動員,就這樣以一個簡陋得近乎免費的方式向人們告別。”鳳凰體育評論員麥卡在一篇文章裏感嘆。

  和姚明、李娜相比,劉翔最大的區別在於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體制內”明星。

  姚明的背後擁有“姚之隊”在運作,其中包括了商業專家、頂級的體育經紀人以及律師;而李娜身後,則是交給國際體育經紀公司IMG打理,從比賽、訓練到商業運作,一應俱全。而劉翔隸屬中國田徑管理中心,商業開發和運作全權交給他的直屬單位,其本人擁有50%分成權利。

  有分析指出,非職業化的行政運作,也成為劉翔職業生涯的最大掣肘。

  典型的例子,是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當年的退賽,讓劉翔的個人形象一落千丈,幾乎是毀滅性的打擊。或許是因為背後牽扯了太多商業利益,對於劉翔的傷情,其背後團隊一拖再拖,沒能及時對外披露,直到比賽當天出現難以收場的局面。

  4年之後,倫敦奧運會,悲劇幾近重演。劉翔同樣是在比賽前夕受傷,開始又百般遮掩,直到消息將傷情捅出,團隊才順水推周公佈。但因此造成的信用崩盤一度為外界詬病。

  相比之下,面對危機公關,姚明和李娜背後的團隊更為專業。比如,姚之隊在處理與劉煒轉會糾紛時的圓潤,李娜團隊處理其與媒體之間的關係,是劉翔團隊不可比擬的。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