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19日 星期四

新中國壽險業首出國門:借力政策風 欲落子新加坡

  • 發佈時間:2014-12-29 13:54:38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方華  責任編輯:孫朋浩

  新中國成立65年來,國內壽險業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國門,第一次開設海外子公司。這一次,借力保險“新國十條”的政策東風,國內壽險巨頭中國人壽將率先試水。

  “這是國有資本走出國門,釋放出來的積極信號重在彰顯國家意志,也為2020年實現保險強國這一目標築牢根基。”在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教授看來,這一舉動具有標誌性意義。

  等候海外監管令

  日前發佈公告,原則同意中國人壽集團旗下中國人壽保險(海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壽(海外))在新加坡設立一家壽險子公司,該公司名稱為“中國人壽保險(新加坡)有限公司”(以相關監管部門最終核準名稱為準),註冊資本金為1億美元。

  根據監管部門披露的資訊,國壽(海外)將按照新加坡當地有關法規辦理相關手續,並於公司正式設立後將有關情況報告中國保監會。

  “中國保監會原則同意此申請之後,國壽(海外)還需要等待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審核意見,等對方同意後方能啟動籌建工作。”消息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

  按照新加坡保險法第7至12條的有關規定,凡欲在新加坡境內以保險人身份經營保險業務者,均應向主管機關(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簡稱MAS)提出書面申請,並提交MAS所需的資料,MAS在收到申請後,會依照相關條件進行審核,視情對申請人給予有條件或無條件的註冊,或拒絕其註冊。

  “身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新加坡,其壽險業發展面臨諸多積極因素,一是每人平均收入較高;二是民眾保險意識較強;三是保險組織形式多樣,市場競爭較為充分,有助於銷售渠道和保險産品創新;四是政府對保險業給予低稅率優惠政策;五是監管體系相對完善,有利於維護良好的行業形象。”信泰保險研究院院長劉越對記者如是説。

  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國門

  新中國成立之際,國內首家保險公司——原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在京成立。時至1980年1月,中國人保駐倫敦聯絡處成立;2002年5月,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紐約代表處舉行開業典禮,成為繼倫敦代表處之後中國人保在海外設立的第二個分支機構。

  2005年,中國平安也曾在越南設立代表處,有望成為海外“吃螃蟹”第一人,但一直出於多種原因未能在當地開展業務。

  “與駐外代表處相比,保險公司在海外設立子公司,最大區別在於能夠以獨立法人的身份在當地開展保險業務,同時被賦予駐外代表處擁有的了解當地市場、蒐集海外資訊等功能。”前述消息人士對記者表示。

  另據了解,中國太平保險集團目前雖然在境外不同國家和地區設有分支機構,均由1998年原中國人民保險(集團)公司海外經營性機構劃歸而來,並且不經營壽險業務。

  而此次獲中國保監會同意開設海外子公司的國壽(海外),曾于1984年11月、1989年4月分別於香港、澳門設立分支機構,希望借助香港、澳門兩地市場發展海外保險業務。國壽(海外)欲落子新加坡,被業界視做真正意義上的走出國門。

  構築“保險強國夢”

  “與商業銀行相比,保險公司走出國門明顯滯後。”郝演蘇如是稱。的確,國內保險業起步較晚,尤其精算經驗、數據積累、産品開發、人才建設、風控措施、境外投資能力等方面相對短缺。即使國內保險市場專業化、開放程度愈益加深,中資壽險機構也鮮有“走出去”的衝動。

  自2012年以來,隨著保險投資渠道的放開,保險業競爭力正逐步增強。保險“新國十條”進而鼓勵中資保險公司嘗試多形式、多渠道“走出去”,這一政策信號同時順應了我國企業“走出去”的大趨勢。

  “這個標誌性的事件,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郝演蘇對記者稱,新加坡雖然60%以上的人口為華裔,但人口總數與國內市場相比並不眾多,發展壽險業務未必在短時間內實現盈利目標,但此次國壽(海外)作為橋頭堡率先試水,既彰顯出國家意志,也為保險“新國十條”確立的2020年實現“保險強國”目標打下基礎。

  “只有讓越來越多的中國保險企業在國際市場産生影響力,才能體現出真正意義上的保險強國概念。”郝演蘇如是説。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