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車險費改後競爭加劇 超九成險企的車險業務虧損

  • 發佈時間:2016-05-04 09:04:26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的實施已有整整一年的時間。在這一年裏,從去年4月的六省市試點啟動,到今年初擴展到18個省市區,再到近日盛傳的力爭今年上半年實現全國鋪開,這些都極力地證明各方對車險費改加速推進的急迫感。然而,在商車費改的洪流中,中小險企並未因此而獲得實際的紅利。62家財險公司最新公佈的2015年報告顯示,隨著條款設計的自主化,市場競爭更趨激烈,經營費用正在上漲,超九成險企的車險業務出現虧損。

  投資立功62家險企賺226億元

  4月30日是非上市險企公佈年度財務報告的大限,大部分險企紛紛趕在大限前上交了成績單,這也是自去年4月車險費率市場化試點啟動之後,中小財險公司首次公佈經營數據。

  北京商報記者統計發現,截至目前,有66家財險公司披露了去年的經營數據,除了人保財險、平安財險、太平洋(6.610, 0.00, 0.00%)財險、太平財險屬上市公司行列外,其他62家非上市險企實現盈利226.2億元,同比下滑8%。

  雖然整體凈利下滑,但還是有不少險企年報報喜,如永誠財險、長安責任險、英大財險、泰山財險、錦泰財險、長江財險、眾安保險、安盛天平、勞合社凈利增幅均超過100%,安盛天平和錦泰財險的凈利增幅超過了11倍。不過,虧損的險企也並不少,達到20家。

  在這些盈利的非上市財險公司中,渤海財險、泰山財險、誠泰財險、富德財險、中航安盟、日本興亞等均實現了扭虧。出乎意料的是,另有三家公司卻由盈轉虧,包括都邦保險、中煤財險、日本財險。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行業整體投資收益率7.56%,創下了近年來最好水準。從財險公司來看,投資收益增長普遍在10%-20%,其中大地財險增長幅度達到115%,華安財險、永誠財險、眾誠財險、愛和誼、勞合社、富德財險、天安財險增長均超過了100%,其中天安財險和華農財險投資收益同比增長高達588%和942%。

  凈利下滑車險虧損成主因

  得益於去年投資市場的向好,險資投資大幅增長,財險公司也不例外,但在股債雙牛的市場下,非上市財險公司的凈利依舊出現同比下滑。而究其原因,車險經營虧損又拖了後腿。

  去年非上市險企經營車險業務公司的有48家,其中高達44家在經營車險(包括商業車險和交強險)時出現不同程度虧損,虧損非上市險企佔比超九成,車險承保合計虧損金額達到了54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查閱各險企報告發現,在這些經營車險的非上市險企中,三家公司車險承保由盈利轉為虧損,分別為大地財險、華安財險、陽光農業財險,這三家公司2014年車險承保均實現盈利,分別盈利2.96億元、2463.9萬元和423萬元,但2015年卻加入到虧損大軍中,虧損金額分別為3368.6萬元、3744.8萬元和618萬元。非上市險企虧損大軍進一步擴容。

  而華泰財險、天安財險、亞太財險、中銀保險等絕大多數非上市險企的車險經營仍持續虧損,且虧損額度明顯加大。如亞太財險由2014年的虧損額1.84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2.58億元,都邦財險車險經營虧損額由7673萬元增加至1.41億元,安誠財險車險經營虧損額由1.72億元增加至3.05億元。正是因為車險經營虧損額擴大,拉平了投資收益。

  富邦財險就直言,受車險費改因素影響,市場競爭加劇以及機構持續鋪設進度不如預期,導致2015年虧損1.2億元。

    費改競爭激烈中小險企陷困境

  “車險經營虧損放大,一方面與險企把控風險不嚴、機動車基數較小相關,另一方面則與車險費改競爭激烈難脫干系。”首都經貿大學勞動經濟學院教授朱俊生如是解釋,費改市場化之後,從有限的試點地區來看,費率是下降的,其他情況不改變的話,都會致使綜合成本率提高。

  據了解,醞釀多年的商業車險費率市場化于去年4月正式試點,選定在黑龍江、山東、廣西、重慶、陜西、青島六省市自治區展開。具體來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在此前車險ABC條款基礎上設計出示範條款,相比之下,示範條款進一步擴大賠付責任,並且調整了理賠流程、精減索賠單證等。險企可以直接引用示範條款,也可以進行保障範圍調整,以滿足多樣化的保險需求。去年下半年,保監會宣佈於今年初再增12個省市區參與車險費改試點。目前,監管層內部正在研討全國鋪開費率市場化的時間表。

  費改全面推開,對於活躍市場、險企提升服務釋放了更大的空間,然而在這一相對自由的競爭過程中,大險企客戶量大、網點多、服務設備完善,在競爭中優勢較為明顯;而中小險企為了拉得客戶,不得已只能通過降低費率、提供附加服務來吸引更多客戶。對此,一位非上市險企負責人坦言,費改初期,無疑會增加小公司的經營壓力。華泰證券也表達了相同的觀點,認為從中長期來看,車險費改利好大險企,實施自主定價後,大型險企綜合優勢更為突出,市場集中度將提升。

  另謀出路差異化服務成關鍵

  車險無憂、車寶UBI車險CEO帥勇表示,車險費率化改革,定價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需要保險公司擁有更多的駕駛數據去分析和識別風險。只有把不同的風險做到精準識別,才能做到更精準地定價,盈利能力和盈利結構才更優化。“這就倒逼保險公司必須進行風險識別的精細化,從而才能實現保監會提出的‘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的車險。對駕駛數據和駕駛風險的分析和評級,將成為未來保險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沒有數據分析的保險公司將沒有任何競爭優勢。”帥勇補充道。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李解撰文表示,中小險企應加快車險經營模式創新,打造核心競爭力,如“車險4+1因子法”、“紅黃藍盈利模式”等。通過因子的增加,加大費率調整的靈活性。也有車險負責人指出,未來車險有可能對人群定位更精準,以推出更適合市場需求的車險産品和增值服務項目。此前,合眾財險就明確表示,將主要定位為女性車險,所提供的服務項目主要針對女性需求。

  李解還建議,中小險企應當加快建設車險專業行銷團隊,包括專業直銷團隊和專業渠道團隊,專業直銷團隊包括電力能源行業車險團隊、電信行業車險團隊、石油行業車險團隊、銀行業車險團隊,而車行渠道團隊、專代渠道團隊、銀保渠道團隊和産壽綜合拓展渠道團隊屬於專業渠道團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