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2015年各家保險公司業績靚麗 保險産品重歸保障

  • 發佈時間:2016-04-11 07:00:12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郭家軒  責任編輯:胡愛善

  2015年保險上市公司年報已悉數披露,總體來看,各家保險公司均在2015年前取得不錯的成績。在行業齊齊叫好的同時,更有業界人士直言“堪稱完美”,無論是上市險企凈利潤延續快速上漲勢頭,還是承保端,受益於代理人擴張和費改,保費規模快速穩健增長,險種繳費渠道和險種結構均在持續優化。低利率環境之下,保險公司重個險、重價值的良好迴圈有望得到持續。

  亮點一 保費、投資雙輪驅動

  保費端和投資端,好比是保險公司業績增長的驅動器。在過去的一年,得益於保費的較好增長和投資收益的快速提升,上市險企交出了一份十分亮眼的“成績單”。

  數據顯示,4家上市險企去年合計實現歸屬凈利潤115231億元,同比增長29.6%。但4家公司分化較大,新華、人壽、太保和平安同比分別增長34.3%、7.7%、60.4%和38.0%。

  凈利潤穩健增長源於保費的較好增長和投資收益的快速提升。

  保費方面,4家上市險企實現保費收入1.065萬億,同比增長11.1%,新單保費3514億元,同比增長23.5%。保費增長的背後,其業務結構也在呈現出一些積極的變化。一方面新單保費尤其是個險新單高增長。年報顯示,2015年上市險企實現新單保費收入3514億元,同比增長23.5%,其中個險新單保費收入1569.3億元,同比增長45.7%。另一方面,新業務價值同比增長37.6%,這意味著新單保費,實現了從規模到價值的高增長。

  投資收益方面,上市險企實現投資收益3852億元,同比增長45.9%,實現凈投資收益率4.3%-5.8%,總投資收益率6.2%-7.8%。

  投資高增長同時,資産減值壓力明顯較低。統計顯示,2015年上市險企計提資産減值83.5億元(剔除平安銀行減值),同比下降47.3%。從資産端來看,2015年上市公司凈資産規模8479億元,較年初增長14.7%。凈資産的改善一方面受益於凈利潤的增長,另一方面受益於浮盈的累積。

  亮點二 個險渠道發力

  從2014年開始,上市險企開始推動個險渠道轉型,重投入重個險重價值戰略得到共同認可。經過一年多的轉型,幾家上市險企都有不錯的進展,個險新單佔比和同比增速明顯高於其他渠道。

  數據顯示,2015年平安保險、中國人壽、太保和新華個險新單分別增長46.4%、39.2%、61.2%和36.7%;其中,個險新單佔比分別為76.2%、27.8%、76%和24%。

  顯然,保險公司新單保費的持續提升,主要受益於代理人的較快增長、低利率市場下費改産品的銷售。

  從代理人增速來看,截止2015年底,平安、人壽、太保和新華代理人數已分別增加到87萬人、48.2萬人、97.9萬人和25.9萬人,年初至今代理人增速均在30%以上,其中新華代理人增速更是達到了48.0%。

  業內人士表示,代理人的較快增長一方面來自於保險公司推動的增員戰略,另一方面也與保險行業的快速發展有關。

  值得關注的是,渠道和險種具有高度相關性,在銷售渠道調整的同時,險種也在不斷發生變化。一位行業資深分析人士告訴記者,在2014年時我們就開始關注到,行業保費結構中,分紅險佔比在下滑,傳統險和健康險快速崛起,從去年來看,這一趨勢在持續。

  其實,這一結構變化也在平安和新華的保費結構中得到了一定驗證。根據年報數據,平安和新華在新單中分紅險的佔比分別下滑至34.5%和5.1%,而傳統險和健康險佔比在快速提升。

  另外,險種結構的變化除了渠道的因素之外,費率市場化改革也是較大的推動因素。業內人士分析,考慮到低利率環境,預期險企會更加精細化的控制傳統險的成本,而注重增加保險産品的保障因素,健康險和醫療險還將持續保持較快的增速。

  亮點三 新業務價值增速創新高

  渠道和險種結構的變化帶來的價值反應,便是2015年上市險企一年期新業務價值高增長,其增速達到近年新高。2015年上市險企實現一年期新業務價值810.1 億元,同比增長37.6%,這一增速水準基本上是自2007年上市以來的新高點。

  在規模迅速擴大和可持續發展這兩項選擇上,四大險企選擇了後者,在市佔率相對穩定的基礎上轉變增長方式,保持業務穩定。中國平安中國太保、中國人壽、新華保險新業務價值增幅分別達到了40%、38%、36%、35%。

  “新業務價值的增加,標誌著四大險企壽險業務價值的增加,也預示著公司未來保險業務增長潛力增強。”華泰證券行業分析師沈娟認為。

  亮點四 投資策略主動性增強

  在保費端呈現出快速增長和結構優化、價值創造的背景下,上市險企在投資端也開啟了一些更為深刻性的結構性變化。

  從去年投資數據來看,上市險企實現投資收益3851.6億元,同比增長45.9%。投資收益高增長主要受益於2015年上半年較好的二級市場。

  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滬深300指數上漲26.6%,這對險企上半年投資收益貢獻佔比在56%-71%左右。2015年平安、人壽、太保和新華分別實現凈投資收益率5.8%、4.3%、5.2%和4.9%,總投資收益率分別為7.8%、6.2%、7.3%和7.5%。

  就具體變化分析,2013-2014年期間,險資在大類資産配置方面策略主要為增加非標固收類資産,優化債券結構,提升高收益債佔比,而在2015年,險企開始逐步增加股權等權益類資産配置比重。

  從股票和基金配置來看,股基佔比相較于2014年有所提升。2015年平安、人壽、太保和新華15年股票+基金類資産佔比分別為13.6%、12.3%、9.3%和13.5%;股票佔比分別為9.7%、4.9%、3.9%和5.3%,股票資産佔比較高的為平安,較低的是太保。基金類資産中大部分公司傾向於配置偏債型基金産品、分級A以及貨基類産品。

  不過,一位大型上市險企資管人士告訴記者,相較於此前權益類資産主要是股票和基金,2015年以來,權益類資産內涵更加豐富了,在股票和基金之外,還包括優先股、私募股權基金以及非標權益類産品等。

  年報數據顯示,去年平安、人壽、太保和新華非標類資産比重為17.2%、5.3%、12.1%和22.7%。

  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投資端,由於持續降息環境導致新增固收類資産收益率明顯下滑,以及存量資金到期再配置收益率壓力也有所增加,預計今年險資投資收益率或有所下降,同時因為資金配置策略的主動性增加,投資收益波動性也會有所增加。

  ■連線

  長江證券分析師蒲東君:今年險資投資壓力增加

  在2015年堪稱“完美”的報表之下,也呈現出非常多趨勢性的深刻變化,一方面是保險産品回歸保障的趨勢或真正來臨,這種回歸的核心原因或是低利率環境之下保險公司優化自身負債風險降低利率敏感性的選擇,低利率環境持續將會推動險企加大産品的結構性轉型。

  另一方面保險公司在權益配置和主動交易策略方面的熱度在持續提升,權益配置內涵將會更加豐富,同時不同於以往購買並持有的策略,低利率環境降低資産端久期是最優策略,險資將提升主動交易策略的積極性。

  從目前保險股動態估值水準來看,當前行業估值水準位於1-1.1 倍,估值水準位於歷史偏低水準。去年不錯的業績提供了基本面上較好的支撐,而今年險企面臨的投資壓力或有增加,但預期行業通過較好的負債結構優化將能夠有效緩解投資壓力。

  廣發證券分析師曹恒乾: 保險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2015年保險業整體輝煌,需要關注的還是今年的投資表現。保費增長方面,得益於國內較大的潛力市場,有望保持穩健。但投資方面還需要看保險公司如何應對今年股債雙殺的格局。從之前的市場聲音來看,另類投資有望成為資産荒下保險公司突圍的方向。雖然今年行業面臨投資壓力,但考慮到目前的估值偏低,保險長期來看依舊是朝陽行業,長期投資價值依然具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