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急尋“資産荒”解藥 保險資金加大海外拓荒

  • 發佈時間:2016-03-25 08:53:29  來源:新華網  作者:黃蕾  責任編輯:郭偉瑩

  低利率趨勢下,資管市場“資産配置荒”的憂慮漸抬頭。這同時也困擾著坐擁萬億可投資資産的保險行業。面對源源不斷流入的保費收入,以及持續增加的到期再投資資産,如何為這些龐大的資金找到一個合適的投資出口?保險機構的投資“掌門人”正急尋良方。

  在國內利差逐步收窄的預期下,險企同時也在通過境外投資這一方式,開啟多幣種、多元化的資産管理模式。由於風險偏好不同,各險企在海外拓荒路上呈現出迥然不同的路徑選擇。路徑孰優孰劣暫且按下不表,“償二代”今年落地之後,如何協調投資收益率、風險管控能力和償付能力充足率這三者的關係,才是真正的考驗所在。

  險企海外投資偏好存差異

  根據目前的匯率變化情況,不少保險公司都計劃著未來將積極加大海外投資比例。據本報記者了解,從標的選擇來看,保險機構目前基本上圍繞發達國家的不動産和權益這兩類資産,直接或間接地投資于租金回報率高於境內負債成本的高收益不動産,以及成長性好、紅利回報高的優質股權。同時,也有大型保險公司正在考慮收購海外相關資産管理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多起不動産交易浮出水面,清晰地勾勒出保險業“黑馬”安邦的海外投資偏好,近日更被曝出與萬豪一同競爭收購喜達屋。其實不止是安邦,截至目前來看,在近年來保險資金前赴後繼地海外拓荒過程中,不動産、基建等實物資産板塊確實佔了大頭。“在保險機構海外投資能力普遍不強的情況下,由於不動産的收益風險特徵較為明顯,更易於把握,因此被保險公司視為優先考慮的投資標的。”一位保險資管業資深人士一語中的。

  這其中也包括了率先“出海”的中國平安。不過,中國平安首席投資官陳德賢近日在接受記者專訪時的一番表述,耐人尋味。他説,過去中國平安的海外投資主要集中在非資本市場,但未來在嚴格控制風險的大前提下,其海外資産配置方面將在公開市場和非公開市場進行均衡配置。其中,公開市場包括全球股票和固定收益,非公開市場則有基礎設施、房地産、PE和夾層債等。

  當談到對海外不動産的投資態度時,陳德賢表態稱:仍然是謹慎的。這主要是基於對利率週期處於上升通道的判斷。他的理由是:“本輪美國利率上升反映在信用利差的擴增,沒有反映在聯邦基金利率,跟1993年至1997年不同;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高等級債權和垃圾債券間利差都擴大了不少,是引發資金快速流動的誘因。目前,利差還未見頂,投資海外不動産最佳的時機還沒有到來。”

  “償二代”下的投資取捨

  其實不能一味地評判哪個海外投資品種孰優孰劣,尤其是保險業新監管體系“償二代”今年落地實施後,不同投資市場、不同投資品種對保險機構所産生的不同資本消耗,當是險企在“出海”時的一大考量與取捨。

  那麼,相較于“償一代”,“償二代”下的保險資金海外投資風向、投資偏好究竟會産生哪些變化呢?通過多位資深保險資管圈人士的解讀,記者了解到,境外資産的分類相對較少,大類資産內僅區分發達國家和新興市場,而相較于部分發達市場,新興市場對保險機構的資本消耗相對大一些。

  多位保險投資圈人士直言,根據他們的內部測算,“償二代”下,預計保險公司投資境外資産對資本消耗的影響,將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經測算,財險資金投資10年期以上的發達市場固定收益類産品,最低資本要求小于國內同久期品種。

  其次,對於發達市場,上市股票的資本消耗略小于滬深主機板,而非上市股權則略大於國內非上市股權。也就是説,從資本節約、風險水準和投資價值等因素綜合來看,發達市場股票投資應是現階段保險資金境外投資的主要領域。

  第三,境外不動産的資本要求,僅較境內不動産上浮2%至3%。相對“償一代”,投資境外不動産的資本要求更大幅降低。

  第四,投資于新興市場的權益和固定收益資産的資本消耗較大。對此,保險投資圈人士建議,在保險資金境外投資初期,應審慎嘗試新興市場投資。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保險投資圈人士的普遍觀點是,無論是境內投資還是境外投資,要避免投資過於集中在單一品種上所凸顯出來的“賭性”,風險不能過於集中。此外,眼下保險機構在“出海”方面還面臨的一個情況是,目前國內QDII額度相對緊張,保險資金海外投資換匯出資受到一定限制,當務之急是,險企應積極研究開拓各類創新出資方案,以解決外匯短缺問題。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