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調整社保費率應讓企業和民眾都有獲得感

  • 發佈時間:2016-03-24 00:29:25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據報道,上海3月21日宣佈,從2016年1月1日起,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單位繳費費率均下調1個百分點,失業保險單位繳費費率下調0.5個百分點。此外,廣東、天津、雲南、甘肅、浙江杭州、福建廈門等地區陸續出臺新政,不同程度降低社保費率。

  對此,不少網民表示,適當降低社保繳費,是為減輕企業負擔作出的一項實招,但必須採取有效措施確保社會保障水準不降低。有關部門應建立規範的社會保障預算制度,進一步提高社會保障支出的比重,擴大保障覆蓋面,讓企業和民眾均有更多獲得感。

  切實為企業減負

  網民“食面族”稱,適當降低社保繳費,是在經濟增速放緩、企業運作困難的背景下,為減輕企業負擔作出的一項決策。但必須把握好一個原則,這就是社保繳費可降,但社會保障水準不能降低。

  網民“SunnySunnyHoney”稱,降成本是2016年中國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在當前社保負擔較高的背景下,降低社保負擔,成為地方政府為企業降成本的一大實招。

  網民“蔣萌”表示,需明確,“五險一金”不是“白繳”,繳存的多寡與勞動者日後的支取與保障息息相關。對勞動者而言,不宜懷有“越少繳越好”的短視心理。當然,這也反映出一些百姓對社保有所疑慮。例如,社保費率降低,目前並不高的保障水準會不會走低?社保必須靠實際行動與有力保障,讓公眾擁有實在的獲得感,才能鞏固和提高自身的公信力。

  完善現有社保體系

  網民“就是這樣任性”表示,人口結構變化和經濟增長放緩對養老保險體系帶來重大挑戰,制度的可持續性、公平性與效率損失問題將在未來愈加突出。改革方向是建立與勞動力市場相適應的養老保險體系,實現養老保障與經濟增長的雙贏。

  此外,也有網民指出,降低費率必須與制度的結構性調整同步進行。無論是從制度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出發,還是從參保人的養老金待遇看,降低費率的同時都還需要通過夯實繳費工資基數等措施來擴大費基。

  網民“散落在邊疆地帶的塵埃”稱,政府應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充分考慮政策的公平性、連續性等問題,讓民眾真正感受到公平正義,重視城市邊緣人群和農村貧困人群,促進社會穩定。

  同時,也有專業人士表示,應加大財政對社會保障的投入,擴大保障覆蓋面,真正實現“應保盡保”;探索新的制度建設,針對不同群體增加新的保障項目,如建立符合農民工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農村養老保險制度等。(記者 趙東東 整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