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多家上市企業搶灘保險市場 保險業新一輪資本洗禮

  • 發佈時間:2016-03-18 08:27:43  來源:新華網  作者:牛穎惠  責任編輯:郭偉瑩

  進入3月份,多家上市公司參與到設立保險公司的隊伍中。在政策的激勵下,保險牌照受到市場追捧。那麼,各路資本搶灘保險市場,意欲何為?又會對現有格局帶來哪些影響?

  扎堆“涉險”

  保險資金大舉進入諸多行業的同時,上市公司進軍保險業的步伐也未曾停歇。上週二至週五的四天時間裏,多家上市公司公告擬參與設立保險公司,保險行業站上風口,正面臨著新一輪的資本洗禮。

  3月8日,大名城公告稱,擬通過全資子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3.5億元參與黃河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黃河財險”)的設立,佔出資比例的14%,為第二大股東。據了解,黃河財險設立事項已獲得甘肅省政府省長辦公會議審議批准,註冊資本25億元,註冊地為甘肅省蘭州市,由甘肅省公路航空旅遊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作為主發起人。

  3月9日,錦龍股份公告稱,擬出資2億元參與設立前海華業養老保險有限公司,佔後者10億元註冊資本的20%。

  3月10日,國際醫學發佈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2億元作為主發起人,與陜西東嶺工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高特佳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等共9家企業參與發起設立君安人壽,佔其註冊資本的20%。上市公司華聲股份東華軟體恒基達鑫則分別擬以1億元、5000萬元、5000萬元參與君安人壽的設立。擬設立的君安人壽註冊資本10億元,註冊地為陜西省延安市,經營範圍為普通型保險,包括:人壽保險和年金保險、健康保險、意外傷害保險、分紅險、補充養老保險、萬能險等各類人身保險業務等。

  3月11日,海峽股份公告稱,擬使用自有資金4500萬元參與發起設立南華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佔其15億元註冊資本的3%。據披露,擬設立的南華財險註冊地在海南省海口市,是全國性經營的財險公司,由海南省發展控股有限公司聯合十家省內外大中型企業發起設立,可以彌補海南尚無法人財産險公司入駐的缺失。

  不僅僅是今年3月份,有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至今,超過150家公司宣佈參與設立32家保險公司,這其中人身險公司有17家,財産險公司為11家,保險牌照正在受到諸多資本的關注。

  “錢景”廣闊

  上市公司對於保險行業表現出如此高的熱情,與國家政策上對保險業的支援密不可分。

  錦龍股份在其公告中表示,隨著國家支援保險行業各項利好政策的不斷出臺,中國保險業面臨著重要的發展機遇。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日益提高,中國養老保險行業發展潛力巨大、前景廣闊。

  去年8月,國務院正式印發《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將保險行業定位為國家支柱産業,並規劃了2020年前促進保險行業發展的政策方向,為行業發展打開了巨大的空間。“新國十條”明確表態支援區域性保險公司建立,給壓抑已久的地方企業找到了掘金保險市場的機遇。

  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此前公開表示,中國保險業不僅在中國是風景這邊獨好,在世界保險業界亦是增長最快。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行業發展規模僅次於美國和日本。可以説,自保險新“國十條”頒布以來,全行業著眼于建設世界保險強國的目標,推動服務能力提升和轉型升級,保費收入快速增長,綜合實力不斷增強。

  融資成本低

  首創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吸引産業資本投資保險股權的主要原因有四:一是在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産業資本供給過剩卻缺少高收益的投資渠道,保險行業身處經濟效益較高的金融行業,自然受到産業資本青睞;其二是保險公司本身的經營特點確保其可以為控股公司提供長期穩定的低成本資金來源,降低公司融資成本;其三是保險行業目前仍處於上升階段,市場需求不斷提高,相關政策紅利持續落地為保險行業快速發展打開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其四是部分投資公司經營業務可以與保險業務産生行業協同效應,介入保險業務有利於其現有業務的良性發展。

  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表示,保險股權備受青睞有利於保險行業的發展,有利於行業內各個公司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讓保險公司的募資渠道更加通暢,從而更快成長;不過,新設主體的增加必然會導致行業競爭加劇,可能會有保險公司為衝規模,大力發展高利率的投資型險種,而當前又處於低利率環境下,可能會為利差損埋下隱患。

  繳文超認為,由於大型保險公司在保費和投資端理念已較為成熟,這一趨勢對於未形成競爭優勢的中小險企影響更大。

  門檻仍高

  保監會主席項俊波近日公開表示,目前已經有200多家企業在排隊申請保險牌照。這個量幾乎和目前已有保險公司的總量相當。值得關注的是,去年至今,雖然排隊申請保險牌照200家左右,卻只有15家保險公司獲批籌建,另有3家公司被保監會給予“不予許可”的批復。

  值得關注的是,不少參與發起設立保險公司中的上市公司並無金融背景,還有一些股東公司並沒有想清楚具體的商業模式,這使得保險公司在籌備的過程中充滿變數。

  例如,去年蘇寧等六家公司籌建的天倫人壽就因為公司發展模式不明確,被保監會不予批准建立。與此同時,國騰電子等五家公司籌建的國開財險則因為凈資産低於兩億元,不滿足股東具備較強的資金實力被保監會不予批准籌建。

  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保監會主席項俊波進一步強調,“社會資本進入保險行業,需要具備四個硬體條件:一是自身條件硬、財務報表良好;二是有很好的持續投資能力;三是良好的社會信譽、公司信任度;四是優秀的管理團隊。”

  而對於上市公司參設保險公司的熱潮,項俊波也提醒道:“保險行業盈利需要7-10年,要是撈一把就走,那不行。”進入保險行業必須有扶危濟困、雪中送炭的準備。而與此同時,現有的保險公司中運營10餘年仍無盈利的也不在少數,對此上市公司要有清醒認識。

  ?做大市場

  記者注意到,在不少上市公司參設的保險公司中,再保險公司、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明顯更受到關注。一方面是因為我國再保險公司資源稀缺,但市場潛力較大,另一方面在“網際網路+”的大背景下,網際網路保險也站上投資風口,也有分析認為,這更多是一種概念炒作,最終能夠實現真實業績的公司少之又少。

  北京工商大學保險學系主任王緒瑾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眾多保險公司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説明保險的春天來到了。“商業保險是市場經濟的産物,市場經濟越發達,商業保險越穩健,參設保險公司的企業嗅覺很靈敏,保險市場絕對是值得做大的市場。”王緒瑾認為,之所以出現扎堆設立保險公司與去年底保險公司在二級市場的集中舉牌有必然聯繫。保險資本通過對資本市場的投資獲取盈利,從而回饋客戶身上,這符合市場發展規律,而承保與投資盈利休戚相關。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對於股票市場的穩定有重要的影響,同時也讓更多非金融企業見證了保險行業的“多金”。

  此外,更多民營資本的進駐也不會對現有保險格局帶來變化,王緒瑾認為,我國保險市場現在處於做大蛋糕的階段,而不是分蛋糕的階段,仍有很大的市場空間有待挖掘,而新的血液必將給行業增加新的動力,增加更多合作的形式,正如近年來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一樣,通過新的形式、新的手段讓更多消費者了解、參與到保險當中,促進行業發展。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