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8月17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再集團上市五個月董事長辭職 或與內部治理有關

  • 發佈時間:2016-03-14 13:5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歐陽曉紅  責任編輯:畢曉娟

  上市五個月董事長辭職 中再下一步?

  一切來得比想像中更快。

  被免去黨委書記的第五天,中國再保險(集團)公司〔簡稱“中再集團”(01508.HK)〕董事長李培育辭去其上市公司相關職務。

  3月10日晚間,中再集團發佈的董事辭職公告稱,李培育先生因工作原因,已向董事會提出辭職,辭去本公司董事長、執行董事、董事會戰略與投資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及風險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委員職務。公司董事會對李培育任職期間為中再集團發展做出的貢獻表示感謝。

  與此同時,中再集團官網上的董事會名單中,暫無董事長一職。按照公司以往的做法,原黨委書記在出任之際亦被提名為董事長人選。如無意外,中再集團新任黨委書記袁臨江為新一任董事長人選。但需通過董事會選舉等相關流程,且其任職資格需經保監會核準。

  經濟觀察報3月9日曾獨家報道,中再集團大股東—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公司”)于3月5日在內部下發人事任免文件,明確集團董事長李培育不再任中再集團黨委書記,由中投國際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投國際”)總經理袁臨江履新該職。

  下一步,中再集團有何舉措,市場拭目以待。

   換帥

  變化發生在中央巡視之後……

  據悉,中央巡視組于2015年10月進駐中再集團,目前現場巡視已結束,但相關整改工作尚未完成。業內資深人士分析,李培育被免去黨委書記,或與中再集團的內部治理有關。

  一位了解李培育的人士透露,係清華大學電機係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學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宏觀經濟專業碩士、美國哈佛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專業碩士(MPA)、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管理科學與工程專業博士,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李培育,智商極高業務能力強,但學者氣質濃厚,不太擅長處理各種層級關係。這使得中再集團與股東上級機構,或相關部委的關係未必很融洽。如此,在集團整體發展層面,戰略推進力度或多或少受到“影響”。

  李培育曾任河南省鶴壁市市委副書記、市長,中共第八屆河南省省委委員;中投公司投資決策委員會委員、另類資産投資部總監;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巡視員。現任中再集團執行董事、董事長。其自2010年8月起出任中再集團黨委書記和法定代表人,同時提名為董事長人選。

  就在3月10日當天,中再集團發佈董事辭職公告的同時,還公告了董事名單及其角色和職能。公告顯示,中再集團董事會由9名董事組成,如執行董事:王平生(副董事長)、張泓、任小兵;非執行董事:路秀麗、申書海;獨立非執行董事:王珺、郝演蘇、李三喜、莫錦嫦。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早在2009年6月中再集團領導班子管理權就劃轉中投;但按照《保險法》的有關規定,其高管的任職資格審查還在保監會。這也意味著,即使按照上市公司相關規定,完成董事會選舉等流程;其高管任職資格仍需報保監會核準。而保監會的高管任職資格核準有即定流程。“高管通過相應的任職資格考試,估計需要一至兩個月的時間,可能不會那麼快。”一位了解情況的業界人士稱。

  那麼,中再集團董事長缺位時的空檔期,誰來履行法定代表人一職?

  按照3月9日中再公告的《章程》第七條,法定代表人由董事長擔任,董事長不履行或不能履行職務時,由公司副董事長暫時履行法定代表人的職權。

  第一百五十七條則是,董事長和副董事長由公司董事擔任,由過半數的全體董事選舉産生和罷免。公司更換董事長、副董事長,應報中國保監會核準其任職資格,其任期從董事會選舉其為董事長、副董事長之日或者中國保監會核準其任職資格之日(以較晚者為準)起開始。

  據了解,中再集團新任黨委書記袁臨江已到崗工作。

  資料顯示,其1963年生人,工商管理碩士。歷任國家物資部副處級幹部,中國光大銀行總行信貸管理部副總經理、風險管理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 光大銀行 北京分行副行長、重慶分行行長,中國 農業銀行 派出董事。以及中央匯金公司綜合管理部兼銀行機構管理二部主任、光大實業派出董事,兼任職工監事,任中投國際總經理等。

  此時,內外皆變的中再集團將步入一個發展歷史新時期,挑戰與機遇並存。一週多前,人保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獲保監會批復籌建,註冊資本10億元。另有一兩家民間資本擬成立的再保險公司或也在走審批程式。市場主體的多元化,昭示中國再保險市場的競爭更為激烈。

  挑戰

  上市五個月,公司董事長因工作原因辭職,市場或多或少有些意外,但尚未“受驚”,股價表現穩定;3月11日這天,中再集團(01508.HK)報收1.990港元/股,跌0.5%,儘管不及發行價。于去年10月2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機板掛牌交易的中再集團,係國內首家上市再保險公司,其時發行價2.70港元/股。

  前一日,中再集團(01508.HK)報收2.000港元/股,漲幅0.5%。預期截至2015年12月31日止全年歸屬於中再股東的凈利潤較2014年同期增長40%左右,主要原因是2015年度投資收益同比上升。

  有別於國際再保巨頭,中再目前係資産驅動型業務模式。

  不過,一位資深國際再保險人士稱,儘管中再不乏股東、資本,及政策等優勢,但隨著低利率時代,資産荒的到來,以及市場競爭主體的增加,資産配置壓力與市場競爭挑戰都不小。“雖然近幾年中再‘走出去’有一些動作,但步子還是不夠快。國際競爭力亦有待提升。”

  如果説中再集團“走出去”動作不快的話,其他市場主體“走進來”的節奏卻在加快。政策與市場環境給了它們“踩點”投資的機會。

  提及國際化業務進程,李培育曾坦言,雖然在國內佔據主導地位(産、壽險再保險市場份額分別佔到30%和60%以上),但相比國內業務,中再集團的國際業務在國際再保險市場的佔比約為0.2%,而同期慕尼黑再保險的佔比已達到約20%;即使相比同處亞洲的南韓再保險,中再集團國際業務保費規模也不到南韓再保險的1/4,差距明顯。

  以財險再保險為例,近兩年國內每年400億元左右的分出保費中,約60%由境外再保險人承接。而另一方面,以再保險企業為主的再保險分入國際化剛剛起步,作為唯一一家本土再保險企業,中再集團2010年從境外接受分入的再保險業務保費不到15億元,僅佔集團再保險業務的6%。

  不過,也有好的一面。“新國十條”助推之下,中國保險業步入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堪稱保險的保險——再保險業也是如此。如,中再集團于2014年完成中再辛迪加2088向常規辛迪加的轉型,成為第一個在英國勞合社市場擁有獨立經營席位的中國保險企業。中再集團同時獲得標準普爾“A+”和A.M.Best“A”雙優評級。

  包括2015年7月1日,中再集團作為第一家中國企業,在國際債券市場首次成功發行巨災債券,實現了中國保險業在新型巨災保險産品上的突破。

  其實,“再保最核心的能力是風險多元化,幫助客戶共同成長。”上述資深國際再保險人士稱,“似乎中再就此提升的空間還很大。加之全球再保險市場低迷,由於進入資本太多,承保能力過剩,行業費率已連續三年下調……市場環境堪憂。”

  有意思的是,這位人士更關心,老中再業務骨幹的留守情況。市場主體在增加,新公司到處挖人。市場傳聞,擬設立的“前海再保險”已過會,還有好幾家也在走保監會的審批程式。

  接下來,“市場環境趨緊,競爭激烈,又恐人才流失……還有一些困惑無解;感覺中再的壓力與挑戰不算小。”他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