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醫院”劍指定價權 股權滲透將是趨勢
- 發佈時間:2016-03-07 08:55:21 來源:中國日報網 責任編輯:郭偉瑩
“保險+醫院”在國際上並非新鮮事了。在國內,這一創新合作模式不僅有利於保險公司發展自身業務、提升保單定價權,也有助於提升保險資金的投資收益。當然,隨著保險公司與醫療機構的深入合作,“保險+醫院”的模式勢必會觸碰現行醫療體制中一些敏感問題和行業“潛規則”。
2月最後一天,中國人壽官微發佈消息稱,中國人壽旗下國壽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與武漢大學中南醫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醫療健康領域進行全面合作,協力探索“保險+醫院”的創新合作模式,打通醫療服務、醫療保險和健康管理,同時為醫療改革探索了新體制和新機制。
事實上,這並非“保險+醫療”合作模式首次提出。根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包括中國平安、中國人保、中國太保、泰康人壽、新華人壽、陽光保險、北大方正人壽等多家公司先後與多家醫院開展了多種形式的合作。
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在一些歐美發達國家,“保險+醫院”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物。那麼,保險公司為何對醫院青睞有加?“保險+醫院”的創新合作模式在中國大陸的發展又會有哪些障礙呢?
爭取保單定價權
按照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院長王行環的説法,此次與中國人壽的合作將打造以武漢為中心,覆蓋周邊區域的多層次醫療服務機構網路,形成集團化醫療,最終實現分級診療,一般小病在縣級醫院解決,大病再到大醫院就診。
“醫改僅靠行政命令是很難做到的,必須要資本參與。”王行環説。據悉,雙方還準備在武漢光谷地區打造一所國際醫院。
近年來,中國人壽提出“大資管、大健康、大養老”的發展戰略,把健康醫療、養老保險、政府購買服務作為重要的業務板塊,結合健康醫療産業投資和養老養生社區服務,形成跨界的“大健康、大養老”完整産業鏈,推動保險主業發展,滿足蓬勃興起的多樣化需求。
在大健康戰略指引下,中國人壽已先後投資了一批醫療健康領域優質企業,包括于2015年1月投資香港康健國際醫療集團,成為其第一大股東,並推動康健醫療于2015年12月成功投資控股河南省三甲醫院——南陽市南石醫院。
同時,在今年1月中國人壽作為第一大股東,與山東省淄博市中心醫院、國藥集團融資租賃有限公司在山東省淄博市共同簽署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投資設立醫院管理公司。
對此,中國人壽表示,將進一步推動産業融合與升級,形成以保險促民生、以醫療促服務、以投資促發展的新格局。
“保險公司頻繁與醫院接觸、合作,得益於"國十條"的相關政策。”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保監會發佈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簡稱“新國十條”)明確,“支援保險機構參與健康服務業産業鏈整合,探索運用股權投資、戰略合作等方式,設立醫療機構和參與公立醫院改制。”
事實上,在國外,企業包括保險公司創辦自己的醫院並不少見。郝演蘇告訴記者,美國有“醫療+保險”的“凱撒模式”,中國台灣最大的人壽保險國泰保險和新光保險都擁有自己的醫院,還有王永慶創辦的長庚紀念醫院,而南韓三星生命人壽旗下的三星醫院更是南韓排名靠前的大型醫院。
在郝演蘇看來:"保險+醫院"的合作模式不僅有利於保險公司自身業務的發展,也能夠增加投資收益。從自身業務發展角度看,保險公司參與醫院經營管理,可以從費用、用藥等方面收集數據,為健康保險定價奠定基礎;從投資收益的角度看,醫療機構的盈利能力將長期保持穩定增長。”
《國際金融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國台灣最大人壽保險公司——國泰保險。儘管國泰人壽于1977年成立了國泰綜合醫院,並沒有停止與其他醫院的合作。國泰人壽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日前,國泰人壽與林口長庚醫院合作推出“醫療理賠金抵住院費用”的服務,通過專線自動化傳輸保戶住院、出院時理賠所需醫療資料,除抵繳住院保險金外,還包括手術保險金、特殊病房保險金等。
“通過與醫院的合作,保險公司可以獲得更多的保險業務、提升保險服務,從而控制企業運營成本。”郝演蘇進一步分析説。
股權滲透是趨勢
不過,記者注意到,“保險+醫院”的創新合作模式主要有兩種:一是與醫療機構簽訂全面戰略合作;二是資本投資。
根據最保險的統計:陽光保險于2015年6月與山東濰坊人民醫院和濰坊醫學院共同籌建陽光融合醫院;泰康人壽于2015年10月控股南京仙林鼓樓醫院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平安通過旗下平安信託投資了北京慈銘健康體檢連鎖機構,並投資成立了廣州宜康醫療投資管理有限公司;2013年11月,新華保險成立了新華卓越健康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人保旗下健康險公司先後與上海浦南醫院、北京友誼醫院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並通過人保資本、人保健康與康美藥業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成立健康管理公司;2015年11月,中國太保與海南骨科醫院達成戰略合作;2015年9月,北大方正人壽與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簽訂戰略合作。
對此,郝演蘇認為:“這主要是基於各家保險公司的資本框架和戰略考慮。但是,無論哪種形式的合作,最終都將轉向以股權為紐帶的合作。只有這樣,"保險+醫療"才能發揮真正的作用。”
其實,在諸多保險公司中,泰康人壽是最早提出“保險+醫院+養老”創新合作模式的公司。9年前,泰康人壽創始人陳東升看到了老齡化社會中養老、醫療産業中蘊藏的巨大商機,泰康人壽正式進入養老社區産業;2012年,泰康人壽開始涉足醫療産業;2015年10月,泰康人壽更直接參與南京仙林鼓樓醫院改制投資,獲得80%的股權。
“最初我們要進軍醫院和養老産業,很多人説是打著養老的旗號在搞房地産。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保險公司是持有型的。”陳東升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並不諱言,“我們專注于保險業務,這跟做醫院需要好的服務是一脈相承的。這種嶄新的模式在國內完全是開創先河式的。”
陳東升對“醫養”戰略設定了三個發展層次:第一層次是要在全國核心城市進行佈局,建立以醫教研為核心的頂級三甲醫院資源;第二層次在泰康各個養老社區都建立康復醫院,提供基本護理、醫療諮詢、康復醫療等服務;第三層是參股特定的醫療機構資源,擴充以醫為主的養老服務保障範疇。
“目前,中國處在一個醫療體系、保障體系變革的時代。”在陳東升看來,“過去,我們的醫療體系以公立為主,以非盈利為主,現在隨著改革特別是"新國十條"對保險公司保險産業的鼓勵政策,"保險+醫養"新型保障體系迎來最好發展時機。”
或衝擊現有體制
當然,“保險+醫院”的創新合作模式勢必會對現有醫療體制産生一定的衝擊。
郝演蘇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保險+醫院"的合作模式已經是大勢所趨。但是,在發展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阻礙,需要打破一些行業"潛規則"。但是,中國的"保險+醫院"模式要發展,説快也快,只要醫療機構、計生委等監管機構下定決心。”
比如,一些定點醫療機構經常發生過度醫療、虛假醫療、小病大治等情況。一旦“保險+醫院”的合作模式啟動,保險公司更多地參與到醫院的運營管理工作中,可以建立一套監控系統,對一些疾病、重點診療項目和費用進行監控,變過去的事後監督為實時監督。
“同時,保險公司通過強化數據研判,對醫療機構住院人次、次均費用、基金支出等指標與去年同期及上月進行同比、環比,將出現異常的醫療機構列為審核重點。”郝演蘇分析説,“這些舉措將有效改善現有醫療體制的一些"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