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退運險理賠惹爭議 高比例退貨或涉嫌騙保

  • 發佈時間:2016-02-05 10:33:00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郭家軒  責任編輯:畢曉娟

  近日有媒體報道,溫州消費者馬某(化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聲稱,在今年1月初網購時購買了眾安保險的退貨運費險,但當退貨後,“保障期限和保障範圍都符合賠付要求,卻不能得到應有的賠付”,馬某對此感到較為困惑。

  近年來,備受熱捧的退貨運費險、航班延誤險等網際網路保險産品,滿足了一定人群在特殊場景下的保障需求。僅去年“雙11”單日,就有超過2.08億個包裹購買了退貨運費險。但就在被消費者廣泛認可的同時,卻也由此引發了新的問題。

  事實上,看到媒體報道後,涉事保險公司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回應。眾安保險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根據調查了解發現,其實馬某在2013年12月30日至2016年1月21日期間,分別註冊了9個不同的淘寶ID,並通過不同的ID名稱分期分批向該保險公司投保了538份退貨運費險,並就其中的約50%的商品發起退貨申請。

  同時,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期間,馬某使用其註冊的7個淘寶ID,12個不同的手機號,7個郵箱地址分別向該保險公司投保了275份退貨運費險,並就其中的224單提出退貨索賠,退貨率超過80%。

  據了解,期間馬某所購商品基本為10元左右的手套、口罩等重量輕的商品,全為賣家包郵及適用“七天無理由退貨”,所留的收貨地址包括瀋陽、黑龍江、內蒙古、河北等不同省市以及阿富汗等境外國家,並在收貨當天或次日即予以退貨。

  “根據上述資訊及數據,其註冊不同淘寶ID、採用多個不同手機號分別下單、大批量購買包郵低價商品、畸高的退貨率,以及超短的退貨週期,其行為模式符合通過逆向高比例退貨,賺取差價的可疑案件類型。”該保險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系統辨識出馬某的可疑索賠案件後,公司也立即對其索賠所涉及的快遞公司的區間運費進行了調查和比對,“其每單的索賠金額較其實際運費有2至4元的盈利空間。”

  儘管這一事件尚未最終定性,但值得關注的是,近年來,退運險作為一個為消費者提供運費保障的網際網路保險産品,滋生了一批據此套利、甚至惡意騙保的職業“騙保師”。

  業內保險專家指出,這種行為不僅增加了店舖賣家的售後成本,還擾亂了正常的網路交易秩序。

  對此,專家建議,在確保有效賠案迅速賠付,保障客戶體驗的同時,保險公司應將不當理賠的申請予以甄別,確保整個業務的穩定進行,避免因少數客戶的不當行為影響整個業務的賠付情況,進而導致保險産品的價格上漲,損害廣大優質客戶利益。

  不過,對於保險公司而言,由於此類保險産品投保成本低、出險概率高、投保人群大,保險公司在理賠評估時,更應著重維繫保護消費者權益和抑制道德風險之間的平衡,尤其是要在保險條款告知、理賠體驗方面練好“內功”。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