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18家網際網路保險概念公司融資超70億元

  • 發佈時間:2015-12-31 04:30:49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截至目前,國內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數量已超過100家

  “産品推出後,風投全來了。”一位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的負責人告訴《證券日報》記者,足夠創新的産品不僅可以快速積累客戶,還可以吸引投資人的關注。

  數據顯示,較為活躍的18家網際網路保險概念公司(眾安保險+17家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近幾年已獲得的融資總額超70億元(美元折算為人民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資人對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鍾愛。

  2015年是“網際網路+”起航的一年,對於保險業來説,在這一年中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牌照的數量從1增加到4,而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也如雨後春筍般,發展到超過100家,此外網際網路巨頭JBAT也洶湧來襲。

  “觸網”與“觸保”

  近兩年,保險行業陸續迎來一系列政策利好,給網際網路創業公司提供了更多機遇。新“國十條”以頂層設計的方式確定了保險業的重要支柱地位;保險監管改革確立了“放開前端、管住後端”的監管思路;費率市場化改革給予保險公司産品定價自主權;《網際網路保險監管暫行辦法》為網際網路保險的規範健康發展提供依據;個人健康險稅優政策力促進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保監會發佈《關於深化保險仲介市場改革的意見》首推獨立代理人制度;商業車險費率改革試點逐步推進……這些都開啟了第三方網際網路平臺在保險領域的春天。

  今年7月份拿到網際網路保險牌照的泰康線上,已于年底前正式開業,成為業內第二家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與此同時,銀之傑參與發起設立的易安財險和北京洪海明珠軟體科技有限公司等7家股東發起設立安心保險,也於今年6月份獲批籌建。

  專業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擴圍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傳統險企也將“網際網路業務”作為新渠道進行佈局。截至2015年上半年,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保險公司達到了96家,這意味著國內超過65%的傳統保險公司已成功“觸網”。

  當然,除了保險公司在“網際網路+”領域期待突破,不少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也盯上了保險這塊蛋糕,紛紛“觸保”。

  截至目前,阿里巴巴聯合騰訊、中國平安,共同設立了眾安保險,其旗下的螞蟻金服也已控股國泰産險;而騰訊也聯合中信國安發起設立網際網路壽險公司;同時百度聯合安聯保險和高瓴資本,共同發起成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京東將保險將設立財險公司;巨人投資出資100億元,設立亞太再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而攜程網、去哪兒網等則自己開設保險公司經紀公司等,案例不勝枚舉。

  誰融到了錢

  除了保險公司和網際網路巨頭對網際網路保險有著精心佈局外,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也在飛速發展,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家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正在運作。

  不過,由於資金和政策等原因,網際網路創業公司不能像網際網路巨頭一樣直接成立保險公司,他們更多地是從産品開發和行銷渠道這兩個環節出發。不過,要從這100家公司中脫穎而出,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根據曲速資本發佈的《2015中國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研究簡報》,已有18家網際網路保險概念公司的融資資訊被媒體報道或公開披露。

  其中,慧擇網成立於2006年,獲得賽富基金A輪1000萬美元的融資;向日葵保險成立於2007年,獲得德迅投資數百萬元的融資;抗癌公社成立於2011年6月,獲聯創策源100萬美元投資;意時網成立於2011年9月,獲得力鼎資本、國泰君安天使輪2400萬元投資,A輪獲得同創偉業、力鼎資本5億元投資;車險無憂成立於2012年1月,已獲得A輪3000萬元的融資;大家保成立於2012年3月,獲得啟明創投數百萬美元的投資。而行業內第一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眾安保險成立於2013年11月,已獲得摩根士丹利、鼎暉投資、賽富基金A輪9.34億美元的投資。

  除上述7家公司外,其餘的11家網際網路保險概念公司均于為近兩年新成立的。

  整合醫療資源的醫加壹于2014年2月成立,獲得險峰華興、德沃基金天使輪數百萬元和景林A輪6000萬元的融資;同年4月份,ok車險成立,獲得IDG、雲啟創投A輪數百萬美元投資;7月份成立的移動車險比價平臺最惠保,已獲得 A輪數百萬美元的投資;而8月份成立的特大保,已獲得險峰華興、德沃基金天使輪數百萬元,聯創策源、中國平安、復星昆仲A輪1.8億元的融資。

  此外,今年也有7家新成立的網際網路保險創業公司獲得了融資。其中,1月份成立的人人保險和小雨傘保險,分別獲得陶石資本種子天使輪數百萬元和信天創投天使輪數百萬元的融資;1月份成立的還有主營健康管理、雲保單的行家保險,獲得盛大資本千萬元級的投資;互保平臺全民保鏢於今年4月份成立,已獲得曲速資本融資數百萬元;主要服務代理人,代理工具及平臺的超級圓桌于6月份成立,由曲速資本天使輪融資數百萬元;悟空保8月份成立,獲得梅花創投、青山資本、唱吧種子天使輪1500萬元的融資;管理保險賬戶的移動平臺保險袋袋,10月份成立,已獲得曲速資本、阿裏十八羅漢人民幣千萬元級別投資。

  若將“百萬級”和“千萬級”投資都按100萬元和1000萬元的最低限計算,上述18家公司共獲得超70億元(美元折算為人民幣)的融資。

  而縱觀上述18家公司,除眾安保險為獲得保險牌照的保險公司外,其餘17家公司多為以整合資源、一站式服務、比價、定制保險産品等業務為主的平臺化公司。

  上述某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投資選擇網際網路保險領域,主要看中行業長期發展。“畢竟,投資的目的是賺錢。”

  保險理賠的痛點

  其實,網際網路保險並非近幾年才出現的新概念。早在1997年11月28日,中國保險學會和北京維信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就成立了我國第一家保險網站——中國資訊保險網。

  8年後,僅2015年上半年保險業就累計實現網際網路業務保費收入816億元,是2014年同期的2.6倍,與2014年網際網路保險全年保費水準接近。網際網路保險已經從萌芽期步入了爆發期。

  不過,與國際水準相比,我國的網際網路保險發展仍處於起步階段。據艾瑞諮詢統計,2011年美國壽險網上直接銷售的佔比在8%,網路觸發的份額在35%左右,網路影響的份額在85%;車險總保費收入中,網上直接銷售的佔比在30%,網路觸發約佔40%,網路影響約佔25%。而英國早在2010年車險和家財險的網路銷售保費比例就達到了47%和32%。

  縱觀我國目前的保費收入情況,僅有4.7%的保費由網際網路保險貢獻,其中財産險網銷佔比為8.5%,人身險網銷佔比3.5%。我國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還有很大的空間待發掘。

  此外,從我國網際網路保險的險種結構上來看,主要以條款簡單、費用小的險種為主,因為這些保險産品較為標準化,消費者在網上能自主了解産品特性並實現自助購買。費用較低,意味著消費者對其價格敏感度低,增加了線上購買的幾率。

  而具體到險種佔比,因為財産險相比人身險更易標準化,所以財産險在網際網路保險中佔比最高,而且更是以車險為主。中保協的數據顯示,2014年網際網路車險保費收入佔整個網際網路保費規模的56%,人身險中,主要以理財型的萬能險為主,佔比為24%。

  那麼,未來的保險業應該如何發展呢?

  在近日召開的“2015年網際網路保險崛起的機遇與挑戰研討會”上,超級圓桌創始人李浩堅表示“保險就是場景”,保險是隱性的剛需,沒有場景的支援是難賣出去的。要麼把它嵌到各個應用場景,要麼幫它營造一個場景。

  中意人壽資訊科技部總經理及電商負責人田畀表示,網際網路+這個概念並不是每個行業都適合,因為“網際網路+書店”,才有了亞馬遜;而“網際網路+短信”有了微信;“網際網路+衣食住行”出現了去哪兒、京東、攜程。純粹去推銷保險是很困難的,所以“網際網路+保險”應該有另外一個跟場景相關的第三方出現。

  同時,眾安保險一位産品經理也介紹,對於網際網路+保險,場景化的後面還應該有生活化和服務化,需要更多地把保險跟生活服務的內容相疊加作為理賠的條件,解決保險的痛點。

  此外,曲速資本創始合夥人楊軒認為,未來,因為保險的牌照越來越多,這意味著保險公司或者其他行業的公司都會參與到這裡面,這樣造成了保險的集中度越來越下降。因此,網際網路保險就需要在保險産品的個性化和定制化、代理人的提升、理賠和服務的升級等方面進行優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