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業年度盤點:32次舉牌上市公司 為萬能險正名

  • 發佈時間:2015-12-30 04:00:34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春燕 曾炎鑫 顧哲瑞 潘玉蓉  責任編輯:郭偉瑩

  相較于其他金融機構,2015年對保險行業而言是可喜的一年。

  這一年,政策紅利繼續釋放,保險行業規範與創新不斷,並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據預測,2015年保險行業保費增長將超過20%,新單價值增長至30%以上;全年保險行業投資收益率有望達7%以上,創2008年以來新高。

  證券時報記者梳理出了年度十大保險行業事件,以此記錄2015年保險業的發展歷程。

  32次舉牌上市公司

  今年以來多達數十次的險資舉牌,讓A股市場驚訝于險資的力量。險資舉牌一度成為影響證券市場走勢的重要力量。

  據記者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兩市共有32家上市公司遭險資舉牌,涉及股權市值達2464.17億元。遭遇舉牌較多的行業是房地産和商業貿易,而被舉牌涉及市值最高的則是房地産和銀行。

  這些舉牌行動主要由10家保險公司發起。其中,寶能係今年共舉牌7家上市公司,以最新股價計算,涉及市值高達753.41億元,不論舉牌家數還是涉及市值都排名險資第一位。

  安邦保險是市場中知名的“舉牌專業戶”,但今年的舉牌行動多是“精打細算”,較少連續舉牌超級大盤股。因此,安邦今年實際動用資金只能排在市場第三位,而舉牌家數也只能和國華人壽並列第三。

  富德生命人壽今年則專心舉牌浦發銀行,8月份以來共發起四次舉牌,持股比例達20%,市值已達697.64億元。

  網際網路保險再創新高

  今年7月份,保監會發佈《網際網路保險監管暫行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的經營主體、經營範圍、門檻等給予明確規定,為網際網路保險的健康規範提供依據。

  數據顯示,2015年上半年網際網路保費規模為816億元,同比增長157.4%,佔總保費規模的4.7%。2013年,網際網路保費規模300億元,佔總保費規模的1.7%;2014年,網際網路保費規模為858.9億元,同比增長186.3%,佔總保費規模的4.2%。

  今年6月份,隨著3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牌照的獲批,網際網路保險公司隊伍增至4家。今年11月份,保監會官方網站公佈關於泰康線上開業的批復。至此,業內第二家網際網路保險公司正式開業。

  今年下半年,業內不時傳出網際網路保險公司設立、正待獲批的消息。其中包括百度欲攜手安聯及高瓴資本設立網際網路保險公司百安保險,以及京東金融或欲申請網際網路保險牌照。此外,被稱為“網際網路+”風口的網際網路保險,目前已聚齊BAT(百度、阿裏、騰訊)三巨頭。

  為萬能險正名

  隨著舉牌潮和“寶萬之爭”的發酵,一款並不為大眾熟悉的保險産品受到資本市場的高度關注。具備投資和保險雙重功能的萬能險,曾一度被歸責為舉牌“禍首”,甚至一度被冠以“洗錢”和“非法集資”的稱號。

  隨著業內人士為萬能險正名,萬能險的産品屬性得到明確。萬能險有保底收益,相比其他理財産品有一定保障功能,在當前消費者風險意識不高、對理財需求旺盛的情況下,有其存在的市場根基。

  從保險業整體情況看,保障功能較強的普通人身險保費佔總保費的比重為50%,是行業的主導産品;保障功能較弱的萬能險保費在行業佔比近30%,也屬於比較重要的産品。

  不過,一些保險公司以高收益的萬能險撬動巨量保費,再通過滾動銷售萬能險維持流動性的經營模式,已引起保險行業的反思。有業內人士建議,應將萬能險的投資賬戶從混合賬戶過渡到單賬戶,這樣有利於加強對投資行為的管理。

  逆市高速增長

  今年宏觀經濟整體增速放緩,保險行業卻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不論是保費收入還是資産規模都上了新臺階。

  保監會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保險行業原保費收入達2.24萬億元,同比增長19.67%。其中,壽險保費收入增速明顯高於財險,共實現保費收入1.48萬億元,同比增長24.29%;財險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1.54%,達7556億元。健康險是今年增速最快的險種,且從2012年以來增速一直高於全行業的保費收入。今年前11個月,健康險共實現原保費收入2219.60億元,同比增長50.38%。

  健康險和養老險均有望在明年繼續保持高速增長。根據《關於實施商業健康保險個人所得稅政策試點的通知》,31個城市將從2016年1月1日起試點個稅優惠商業健康險。東吳證券表示,按照全國未來3000萬個稅納稅人口測算,該稅優政策在全國實施後有望撬動700億元左右增量保費,相當於目前健康險保費規模的30%。

  總資産方面,保險行業在11月突破了1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8.90%。其中,産險公司總資産1.8萬億,較年初增長28.23%;壽險公司總資産9.62萬億元,較年初增長16.59%;再保險公司總資産增長57.57%,達5536.2億元。

  人身險費改基本完成

  2015年是保險費改完成之年,除了正式啟動商業車險費改外,延續兩年多的人身險費改也宣告基本完成。

  商業車險費改在今年2月正式啟動,成為今年保險業改革的第一槍。2月3日,保監會財險部主任劉峰稱,車險費率市場化改革方案已獲國務院批准,保監會印發了《關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見》,積極穩妥推進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

  根據保險行業協會今年發佈的《中國機動車輛保險市場發展報告》,未來隨著商車改革落地,行業資本的消耗將更為迅速。參照國際經驗,可以預見的是,商業車險市場的競爭將會加劇,費率降低,賠付率將會走高。鋻於“償二代”能釋放大量資本,同時幫助行業守住風險底線,長期來看,車險市場化改革將持續推進。

  歷時兩年多的人身險費率市場化改革在今年基本完成。2013年8月,保監會宣佈啟動人身險費率市場化改革, 改革路徑是“傳統型、萬能型、分紅型人身險”三步走。其中,傳統險、萬能險費率改革已在2013年~2015年2月分別實施。9月28日,保監會發佈《關於推進分紅型人身保險費率政策改革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自10月1日起,分紅型人身保險的預定利率由保險公司按照審慎原則自行決定,宣告分紅險費改政策正式落地。

  17家上市公司“涉險”

  據記者統計,2015年共有17家(不含聯合發起成立保險公司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欲成立或已成立各類性質保險公司。包括壽險公司、財産險公司、相互保險、再保險、網際網路保險公司、健康險公司等,目前均待保監會審批通過。已經公告要成立保險公司的上市公司包括銀之傑騰邦國際焦點科技京天利泛海控股康美藥業湯臣倍健、中州證券,以及網際網路巨頭百度、阿裏等。

  總體來看,2015年上市公司“涉險”原因較多。一些上市公司成立保險公司會令公司業務拓展延伸,拓寬金融業務發展渠道,一些上市公司則因傳統主營業務受經濟影響,連年虧損欲轉型。

  1122億險資護盤維穩

  保險資金在6、7月份還曾是股市“護盤俠”,一個月時間內動用的維穩資金超過千億元,成為當時重要的維穩主力之一。

  華夏保險是首家公開表示參與維穩的險企。7月2日下午,華夏保險公開宣佈,已在近期大舉逢低建倉,並將持續加倉入市。前海人壽也在6月30日以舉牌的方式參與維穩,合計購買南玻集團1427萬股A股股票,所用資金來源為保費收入,使得持股比例上升至目前的10.73%。國華人壽的實際控制人劉益謙表示已經自掏腰包10億元用於增持,同時也在7月和8月期間通過國華人壽對上市公司發動舉牌。

  保監會資金處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自股市大幅波動開始至7月8日,保險機構一直持續買入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無論是加倉的數量,還是加倉的速度,都顯著高於股票市場在4000點至5000多點時的水準。在此期間,股票累計凈買入574.2億元,股票型基金累計凈買入548.42億元,合計凈買入1122.62億元。

  大數據助力險企創新

  在移動互聯網和大數據的浪潮衝擊下,作為金融業重要組成部分的保險業,正應用大數據助力保險企業創新。

  險企已開始大數據應用方面的佈局。如眾安保險利用大數據進行保險費率定價。此外,眾安保險曾攜手小米運動與樂動力APP,推出國內首款與可穿戴設備及運動大數據結合的健康管理計劃“步步保”。今年,京東金融亦宣佈進軍保險業,其殺手锏正是大數據。京東金融曾先後推出眾籌跳票取消險、海淘交易保障險、30天無理由退換貨險等。這是基於對客戶行為的數據分析,可以精準判斷客戶需求,實現精確行銷。

  險企海外投資加速

  國內險企加大海外資産投資正在成為一種趨勢。

  目前,已經有陽光保險、中國平安中國人壽、安邦保險、泰康人壽等險企先後出海投資不動産。此外,海外險企股權及物流資産亦成為保險公司的海外投資對象。今年11月份,安邦保險集團曾宣佈以每股26.80美元的價格收購美國信保人壽保險公司。今年10月份,中國平安宣佈,將與美國房地産基金BIP合作投資美國房地産市場,其中包括多個物流資産。

  業內人士認為,美聯儲加息可能會加速國內保險機構的海外投資。不過也有觀點認為,保險資金加大海外配置還面臨幣種不匹配的匯率風險,以及海外資産投資收益率低且不確定性大、保險公司外匯額度限制等多方面困難。

  券商預計,2016年險資將顯著加大海外權益類配置,不過,險資海外資産配置在外匯額度放開之前或難有突破。目前我國保險公司海外資産配置比例較低,主要是受外匯額度的限制。

  償二代首年試運作

  償二代,即以風險為導向的償付能力監管體系,俗稱第二代償付能力監管體系。2015年是償二代首年試運作,償二代進入過渡期。保監會于2012年3月份啟動償二代建設,于2014年末完成償二代17項主幹監管規則的研製工作。近日,保監會副主席陳文輝宣佈償二代將於2016年一季度正式實施。

  今年7月份,保監會完成了償二代試運作首份季度報告的分析工作。數據顯示,償二代下,一季度末行業償付能力整體充足,全行業償付能力充足率為264%。其中,財産險公司平均充足率為282%,人身險公司為256%,再保險公司為383%。分析結果顯示,保險公司的經營理念、市場策略和風險管理在償二代引導下正在發生積極變化。

量子通信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博創科技 49.61 10.00%
2 神州資訊 17.19 3.87%
3 科華恒盛 28.56 3.29%
4 盛洋科技 11.95 2.75%
5 綜藝股份 7.33 2.52%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百利電氣 5.86 -3.62%
2 天海防務 7.20 -1.37%
3 銀輪股份 9.17 -1.19%
4 凱樂科技 32.56 -1.03%
5 浙江東方 21.41 -0.93%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