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3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以投資驅動負債 前海人壽能補多少彈藥?

  • 發佈時間:2015-12-21 07: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以寶能係為代表的險企大量買入上市公司股權,震驚整個A股市場,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重視。近日,保監會連發兩文,均涉及保險資金運用的安全問題。

  中金公司研報指出,保險公司頻頻舉牌的背後或是追求突破持股20%的邊界,從而在財務報表中將權益類投資轉變為長期股權投資,提升償付充足率。

  根據保險資金投資權益類資産的相關規定,其投資上限是根據險企上季度末的總資産來計算的。這意味著,對前海人壽而言,12月底會是一個時間節點,一旦進入1月份,將可能新增數十億元的權益投資額度。

  此前市場猜測,前海人壽已接近權益投資額度的上限,故寶能係近期的操作主體均為鉅盛華。

  以投資驅動負債

  7月8日,《關於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規定,對符合條件的保險公司,將投資單一藍籌股票的比例上限由佔上季度末總資産的5%調整為10%;投資權益類資産達到30%比例上限的,可進一步增持藍籌股票,增持後權益類資産餘額不高於上季度末總資産的40%。這為保險公司集中持倉藍籌股打開了空間。

  包括前海人壽、安邦保險、富德生命人壽等在內的舉牌“常客”,被歸類為“資産驅動負債型”險企,在負債端,此類險企以理財型産品來做大保費規模快速吸金。

  近年來,人身險公司瘋銷的高現金價值産品,眼下正迎來滿期給付高峰。相關數據稱,人身險滿期給付與退保金額不斷增長,並於今年進入高位,今年前三季度滿期給付與退保金額已經達到7000多億元,超過2014年全年的水準。

  業內人士指出,投資于上市公司股權的中小險企,“短錢長配”的錯配資産負債管理,必須通過滾動負債來保證現金流安全,即拿新錢還舊債。而面對滿期給付風險高峰的到來,部分中小險企現金流承壓。

  險資解杠桿風險?

  在此背景下,豪擲數百億資金連番對萬科實施增持的“寶能係”,終於道出了借道資管計劃舉牌背後的一些重要細節。根據鉅盛華在答覆函中的介紹,這些資管計劃此番所購萬科4.97%股權所支付的資金總額為96.52億元。其中鉅盛華出資32.17億元,優先級委託人出資64.34億元,即投資過程中動用了1:2的資金杠桿。

  事實上,上述資金僅是資管計劃的一部分,《每日經濟新聞》此前報道已指出,前述為鉅盛華舉牌提供資金彈藥的七大資管産品,起始資金規模從15億元至45億元不等,共計187.5億元,由此可以推斷出鉅盛華的實際出資為62.5億元。而從鉅盛華最新披露資訊看,南方資管旗下四個産品合計75億元資金在月初舉牌時的確已經用光。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七大資管計劃均將計劃份額凈值0.8元設置為平倉線,資管計劃份額凈值低於或等於平倉線時鉅盛華需按照管理人要求及時追加保證金。寶能係需要更多資金來避免杠桿風險。

  市場人士猜測,寶能係此次動用杠桿資金舉牌萬科,或是因此前大手筆增持之後,前海人壽已接近權益投資額度的上限(以三季度總資産計算)。

  不過,12月底可能會是一個時間節點。一家險企投資部的負責人表示,“險企明年初投資權益類資産的上限,以今年四季度的總資産動態調整。而在年內的投資額度,則以最新的季度末數據計算。”

  保監會數據顯示,2014年第四季度,前海人壽實現規模保費約85億元。如果以前海人壽今年1~10月份保費增長速度來估算,今年第四季度前海人壽還可能增加保費近200億元。根據上述《關於提高保險資金投資藍籌股票監管比例有關事項的通知》,權益類資産餘額不高於上季度末總資産的40%。據此估算,到明年1月份,前海人壽就可能為權益投資提供約80億元的資金彈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