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合眾人壽醞釀新一輪增資 擬出讓10%至20%股權

  • 發佈時間:2015-11-09 08:52:56  來源:東方網  作者:劉艾琳  責任編輯:郭偉瑩

  導讀

  彼時,意方股東進行全球戰略調整,計劃退出本土以外的其他市場,因此提出撤出合眾人壽股權的決定,中發集團則過渡性持有了該部分股權,並擇機啟動新一輪引進戰略投資者事宜。這也是監管機構允許其作為單個股東持股比例超過20%的主要原因之一。

  隨著行業利好不斷,今年以來,保險公司股權再度被各路資本競逐。

  日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權威渠道獲悉,合眾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合眾人壽”)正在醞釀新一輪增資擴股,計劃出讓10%-20%的股權。

  與此同時,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了解到,包括匯豐在內的國際投行巨頭,以及一些資本大鱷開始頻繁與合眾人壽進行正面接觸,試圖尋求股權投資的可能性。

  11月6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對此向合眾人壽相關人士求證,對方並未予以否認,但拒絕透露更多資訊。

  通常公司上市前的最後一筆募資,應該在上市前一兩年內完成,這暗示合眾人壽或在未來一兩年內有上市打算。

  一位合眾人壽人士透露,“公司今年已經全面啟動上市進程,預計正式IPO時間可能在2018年前後。”

  而至於是次遴選戰略投資者的標準,該人士進一步表示,“公司這次引戰的態度較為開放,完全遵循市場化規律,並將採用競標的方式。”對於戰略投資者背景不做要求,但基於合眾人壽的戰略定位,將優先考慮在醫療健康領域有資源的機構。

  此外,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合眾計劃集團業務打包上市,所以,此次增資擴股會保留向集團股權轉換的機制。”

  股權對應1到2個董事席位

  據公司官網資訊顯示,合眾人壽成立於2005年,並曾在2006年和2007年有過兩次增資。

  其中,2006年11月,義大利歐利盛人壽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歐洲第三大銀行、義大利第一大銀行——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購入合眾人壽19.9%股份,成為合眾人壽第二大股東,也是合眾人壽歷史上的第一家外資股東。

  一年後的2007年11月,日本太陽生命保險株式會社以每股8元的價格購入合眾人壽5.09%的股份,成為合眾人壽第二家外資股東。與此前義大利聯合聖保羅銀行每股6.5元的價格相比,太陽生命入股價格再創新高。

  入股合眾人壽8年後,保監會2014年6月批復,同意義大利聯合聖保羅人壽股份有限公司(Intesa Sanpaolo Vita S.p.A。)將持有的合眾人壽553,772,605股股份轉讓給中發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轉讓後,中發集團持有合眾人壽1,135,326,605股股份,佔總股本的39.04%,義大利聯合聖保羅人壽公司不再持有該公司股份。

  前述合眾人壽知情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彼時,意方股東進行全球戰略調整,計劃退出本土以外的其他市場,因此提出撤出合眾人壽股權的決定,中發集團則過渡性持有了該部分股權,並擇機啟動新一輪引進戰略投資者事宜。這也是監管機構允許其作為單個股東持股比例超過20%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次合眾人壽增資擴股,比例將達到10%-20%,對應1到2個董事席位。”前述知情人士稱,而這也是合眾人壽啟動上市前最後一次增資擴股。

  至於遴選戰略投資者的標準,該人士透露,公司本次引戰的態度較為開放,且完全遵循市場化的規律,只要符合保監會的監管要求,無論是中資還是外資背景,民營還是國有資本,都在考慮範圍內。此外,引戰將採用競標的方式。

  新高管啟動業務結構調整

  隨著平安人壽前總經理柳志堅等一批海外高管加盟,合眾人壽或將迎來一場變革式大發展。“合眾人壽未來3-5年上市是大概率事件,這一批國際化高管的加盟,是合眾人壽上市前的重要人才佈局。”前述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據了解,除柳志堅外,原平安人壽副總經理、平安保險總精算師張振堂,目前作為合眾的總精算師,分管精算和風控條線;原平安壽險分管後援的常務副總經理、後任平安數據科技總經理的李國華,亦已挑起合眾運營、IT等後援大梁。

  此外,曾在施耐德、戴爾等多家全球500強企業任職人力資源總監的浦小君,服務過霍尼韋爾、阿里巴巴的朱嶺均于近期加盟合眾。

  另據合眾人壽于11月6日發佈的官方消息顯示,合眾人壽2016校園招聘已于日前正式啟動,將在中美兩國近30多所高校,招聘300多名應屆畢業生。公司方面稱,這是合眾人壽第一次走出國門招聘國際學生。

  新高管團隊加盟後,合眾人壽的業務結構隨即啟動調整。

  相關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合眾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02.5億元,業務規模與去年同期持平,但新業務價值較高的個人代理新單業務同比增長106.8%。

  今年1-9月,該公司新單期繳業務15.8億元,同比增長112.4%。新單期交業務佔新單比24.2%,較去年同期提升13個百分點。截至到9月末,該公司行銷員人數達50767人,此去年同期的33097人,大幅增長53%。

  合眾人壽一方面希望借助高速發展,做上市衝刺,另一方面希望戰略投資者的加入,使公司的治理結構更加科學合理,利於公司的長遠發展。“此次增資擴股,不是因為公司的償付能力壓力,在償二代下,公司的償付能力目前超過280%,目前的資本情況足以支援公司上市前的業務發展。”前述知情人士稱。

  根據該公司年報披露的各年末償付能力情況,2012年末償付能力為123.59%,2013年末為124.83%,2014年末為151.25%。

  保監會官網顯示,2014年5月14日,保監會批複合眾人壽的增資請求,公司註冊資本從27.83億元增至29.08億元。今年6月26日,保監會再度批復其增資5億元,將註冊資本金增加至34.08億元。

  集團化上市VS分拆上市

  近年來,佈局養老産業已經成為合眾人壽的戰略注腳之一。

  在國內第一家建成CCRC養老社區之後,在安邦、陽光等積極收購境外高級酒店之時,合眾人壽似乎選擇了一條不一樣的路徑。今年6月,合眾人壽與美國Summit Healthcare REIT公司合資收購美國南科羅拉多州、俄勒岡州和弗吉尼亞州的6處養老社區,成為我國保險資金出海收購養老社區的第一例。

  而“醫養結合”正在成為養老社區管理運用的通用模式。為配合公司立足養老産業的發展戰略,是次引進戰投,雖對戰略投資者背景並無特別要求,但基於合眾人壽的戰略定位,優先考慮在醫療健康領域有資源的機構。前述合眾人壽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此外,近年來,合眾人壽啟動集團化發展戰略。成立十年時間,目前已完成壽險、財險、資管、第三方支付、普惠金融等多項業務佈局。

  其中,第三方支付是保險業內,繼平安之後第二家獲得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的公司。普惠金融領域,目前,合眾已擁有小額信貸、P2P等業務,此類創新業務帶有明顯的網際網路金融屬性,或將進一步加大其溢價能力。

  日前,合眾人壽還聯合其大股東中發實業集團,共同發起設立的吉林北方國際金融資産交易市場股份有限公司在長春開業。兩家股東分別持股49%和51%。

  “集團業務打包上市,能整合優勢資源,協同效應明顯。所以,此次增資擴股會保留向集團股權轉換的機制。”前述合眾人壽知情人士透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