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去年靠投資收益實現微利 交強險承保虧損困局待破

  • 發佈時間:2015-11-09 07:16: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2014年度交強險經營情況日前出爐,數據顯示,2014年各經營交強險業務的保險公司共承保機動車1.65億輛次,交強險保費收入1418億元;賠付成本983億元,增提未到期責任準備金75億元,各項經營費用407億元。2014年,交強險承保虧損47億元,投資收益63億元,經營盈利16億元,當年實現盈虧基本平衡。

  “2014年,受保險資金投資市場的正向影響,當年保險行業投資收益率明顯高於2012年和2013年,交強險分攤投資收益達到63億元,彌補當年承保虧損,實現當年整體經營微利。”中國人民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車輛保險部團體車險業務管理處處長張鳴飛表示。

  交強險全稱是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是我國首個由國家法律規定實行的強制保險制度。交強險經營一直處於虧損狀態,開辦8年半以來累計經營虧損238億元,平均虧損率3.4%。

  與此同時,2014年交強險業務實現快速發展,覆蓋面不斷擴大。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交強險承保車輛數和保費收入分別是2007年的2.67倍和2.64倍;機動車投保率從2005年的36%上升至2014年的62%,其中汽車投保率從58%上升至91%。“道路上每10輛汽車至少有9輛都有交強險保障。預計2015年該比例還會繼續上升。”張鳴飛説。

  張鳴飛認為,交強險業務快速發展,一方面是由於司法環境和道路交通環境的改善,另一方面則是緣于行業資訊化水準、自身理賠管理工作的提升,以及訴調對接工作的有效開展。“費率浮動更準確、嚴格,公眾文明駕駛意識有所提升,重大惡性交通事故率降低,人傷案件佔比下降。另外,理賠中的水分得以擠壓,訴訟成本降低也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他説。

  不過,我國交強險的發展依然面臨經營模式不明、區域失衡嚴重等問題。主要原因還在於一些制度設計不夠合理,體現在前端政府定價,後端市場經營。

  對此,業內人士建議,應改革交強險經營模式並完善費率調整機制,實行分區域定價。未來,我國交強險宜採取商業化經營模式,這不僅有利於更好推進區域差異化費率體系的建立,更好地控制交強險的運營成本,更有利於保險公司主動提升服務水準,保障車主和受害人的權益。(經濟日報記者 姚 進)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