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股東洗牌高管變動 華農財險存疑

  • 發佈時間:2015-11-07 08: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今年以來,華農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農財險”)股權頻繁變動。除了股權變動之外也出現高層變動,9月底以來華農財險密集公佈了更換董事長、解聘總經理、指定臨時負責人等公告。

  今年以來,華農財産 保險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農財險”)股權頻繁變動。除了股權變動之外也出現高層變動,9月底以來華農財險密集公佈了更換董事長、解聘總經理、指定臨時負責人等公告。

  成立近10年的華農財險從最初“以農險為主,兼顧其他財産險種”的業務定位逐漸轉向競爭激烈的車險領域。不過和與其同期獲批成立的公司相比,華農財險發展相對緩慢。

  此次董事長總經理大換、股東大變被業內認為是華農財險經營策略轉變的前奏。對此,《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華農財險,相關人士以“最近公司股東有些變動,很多事情沒有定下來,暫時不接受採訪”婉拒了記者。

  股權變更董事長首現“局外人”

  10月8日華農財險官網發佈公告:劉尚義到退休年齡,解聘其公司總經理職務,在新任總經理就任前,由蘇如春董事長代行總經理職權,主持公司全面工作。此前9月25日蘇如春獲保監會批復新任華農財險董事長,是華農財險成立以來唯一一位出自中國農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農發”)以外的董事長,蘇如春也是新進股東華邦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邦控股”)董事局主席。

  今年以來華農財險股權轉讓頻繁。1月保監會批復,浙江稽山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將其所持華農財險20%股份全部轉讓給華邦控股,原第一大股東退出華農財險;10月22日,經保監會批復,中廈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將所持華農財險14.1%股份轉讓給西部同泰建築環藝有限公司,原第三大股東退出華農財險。

  除此之外,華農財險近期股東大會決議還通過了其第四大股東——北京華牧家禽育種中心(以下簡稱“北京華牧”)受讓華農財險股份提案,及華農財險 增發5億股份的議案,這意味著華農財險目前的股東持股情況還會在不久的將來發生變動。

  華農財險年內股權、人事動作頻頻被業內認為是華農財險經營策略轉變的前奏。但也有業內人士分析,雖然此次華農財險董事長、(代)總經理職位目前由蘇如春擔任,但華農財險控股權仍在中農發手中,且公司大部分高管來自中農發,華農財險將來發展情況如何還要看再次增資擴股後情況,更重要的是看中農發改變現有經營狀況的決心。

  中農發在華農財險有深厚“根基”。據了解,華農財險公司官網公佈高管均來自中農發及成員公司。其中,黨委書記劉尚義、副總經理宋江華、董事會秘書周潤華來自中水集團遠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 中水漁業 ”)(中農發成員公司),黨委副書記李大偉來自中農發,總經理助理兼合規負責人張競來自中水金海(北京) 房地産 有限公司(中農發控股公司),總經理助理張海波來自中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牧實業”)(中農發成員公司),總經理助理、財務負責人王偉更來自大連漁輪公司(中農發的成員公司中國水産集團總公司原子公司).

  從目前股東持股情況來看,華農財險共有11家股東,其中, 中水漁業、大洋商貿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大洋商貿”)、北京海豐船務運輸公司(以下簡稱“海豐船務”)、中牧實業、北京華牧5家股東分別持股8.4%、8.32%、5.28%、8.4%、8.8%,合計39.2%,據記者查詢資料顯示,大洋商貿、海豐船務為中水漁業子公司,中牧實業、北京華牧為中國牧工商集團總公司(以下簡稱“牧工商”)的子公司,而中水漁業、牧工商均為中農發成員公司。

  除此之外,中國漁船船東互助協會、廣東漁船船東互助協會分別持股1.7%、1.1%,記者發現華農財險剛去職董事長,現中農發董事長劉身利曾是中國漁船船東互助協會第一屆理事會的副理事長,即中農發實際持股仍在39.2%以上。

  公司經營偏離初衷保費不及同期成立公司

  華農財險開業之初,以公司董事身份出現在中水漁業股權分置改革網上投資者交流會上的王斌稱,中農發和華農財險的其他股東都是具備相當規模的企業集團,掌握著大量的保險資源。王斌稱華農財險曾多次派員、組團,開展種養兩業的市場調研和招投標工作,並走訪了相關的主管部門,對如何開展種養兩業保險業務,已經有了相對成熟的思路和運作模式。華農財險也正是憑藉自己農字口股東的背景才選擇農險。

  組建壽險公司,繼而成為跨越保險、 銀行 和其他金融服務領域的 混合型金融控股集團,這曾是華農財險成立之初的宏偉目標。“以農險為主,兼顧其他財産險種”曾是華農財險的初衷,也是股東方優勢所在,但經營過程中顯然不那麼順利,在2006年一次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的會議上,華農財險當時的總經理助理吳子魁表示,將低調進入財産保險市場,這一進入就改變了公司的主攻方向。

  華農財險2014年年報顯示,其“2014年度保費收入居前5位的商業保險險种經營資訊表”中,車險保費收入約4.5億元,華農財險當年總保費收入5.2億元,車險佔比高達87%,其他保費收入較高的險種為意外險、責任險、企財險、船舶險。

  然而,目前佔華農財險業務規模87%的車險業務也並不是華農財險擅長的領域。華農財險2014年年報顯示,其車險業務去年承保虧損6545.41 萬元。今年以來車險費改逐漸鋪開,多位受訪者向記者表示當前形勢下,中小險企很難做到在車險市場盈利,並且繼史帶財險之後,今年9月美亞財險也宣佈退出車險業務。

  華農財險是2004年中國保監會放閘審批後第一批獲批籌備保險公司,同時獲批的還有永誠財險、安邦財險兩家。按規定,三公司籌備期為一年,如有特殊情況,可以向保監會申請延期3個月。根據當時媒體報道,華農財險因股東多出自“農字口”,其他投資人忌憚話語權問題放棄入股,直至2006年1月華農財險才成立,註冊資本也由原來擬定的5.5億元,降為2.1億元,勉強達到保險公司最低資本金2億元的相關規定。

  截至今年9月,與華農財險同期獲批的永誠財險、安邦財險保費收入分別為52億元、39億元,排名分別為第14名和17名,註冊資本分別為21.78億元、370億元,而同期華農財險註冊資本僅為5億元,保費收入4.1億元,在71家財險公司中排名第49位,且排名在其後的多為規模較小的合資公司和新成立的中資公司。

  從分支機構數量來看,目前華農財險只有6家省級分公司,安邦財險與永誠財險分公司數量分別為37家、31家。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