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保障+融資支援 出口信用保險外貿支撐力凸顯
- 發佈時間:2015-09-16 07:28:38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企業發展國際貿易和“走出去”提供了收匯風險保障和融資支援,體現了政策性擔保機構在對外經貿中的獨特作用。同時,響應“一帶一路”建設,有傾向性地把國家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和資源投向“一帶一路”的重點合作領域
在我國對外經濟貿易中,參與者除了企業、銀行,還經常會出現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的身影。這家政策性保險機構在對外經貿活動中扮演了什麼角色?能夠為企業開展國際貿易以及“走出去”帶來哪些幫助?在“一帶一路”建設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帶著這些問題,《經濟日報》記者近期走訪了山東省幾家出口型企業。
今年上半年,中國信保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繼續擴大,對我國出口的滲透率提高到17.8%。“出口信用保險作為國際通行的貿易促進手段,可為企業開拓海外市場提供收匯風險保障和融資支援,具有政府投入小、撬動作用大、政策效應明顯的獨特優勢。”一位業內人士認為。
企業出口信用風險管家
“2008年爆發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國際金融環境變得更加複雜。同時由於全球經濟下滑,地區性貿易保護有所抬頭,中國企業所面臨的地緣政治風險提升,這也是我們選擇與中國信保建立合作關係的原因。”三角輪胎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柯華德説。自2012年至今,這家出口業務涉及170個國家和地區的民營企業,已與中國信保合作累計達8.5億美元,覆蓋130多個客戶。
早在2013年,中國信保就對三角輪胎在俄羅斯市場的客戶進行全覆蓋,在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基礎上,提前向三角輪胎發出預警。2014年第四季度,在盧布急劇貶值背景下,三角輪胎避免了遭受大額損失。
據柯華德介紹,一般情況下,只要經銷商不能給予百分之百的預付款,他們都會與中國信保進行商談尋求幫助。“在很多國家,我們並不熟悉當地的經濟環境和業務操作流程,又不可能組織團隊去調研,而這是中國信保的優勢。中國信保有能力通過專業的資信調查機構收集、分析、評價經銷商的資信情況,同時也幫助企業建立起一套客戶評價體系,使我們能有更好的外貿環境發展出口業務。”柯華德説。另外,中國信保的加入,使企業在降低運營風險的同時,信譽也得以提升。比如,銀行看到企業的出口有信保在保駕護航,貸款發放也會更容易。
助力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如果不是中國信保給予支撐,山東恒協經貿有限公司幾個月前可能就要面臨破産風險。今年5月,在盧布大幅度貶值的情況下,山東恒協的白俄羅斯買方莫及廖夫機車廠,由於其上游採購方白俄羅斯政府鐵道部無力支付貨款導致資金鏈斷裂,對山東恒協形成拖欠。山東恒協在錢貨兩空的局面下資金週轉困難,直接導致貿易項下3000余萬元銀行貸款無法償還。
所幸山東恒協投保了出口信保。事情發生不久,中國信保一次性支付山東恒協賠款470余萬美元。“民營企業對買方風險的認識和控制意識確實還有待提高,對保險重要性的認識同樣需要提高。”山東恒協董事長韓美江向記者表示。
在解決企業燃眉之急的同時,中國信保更多的是助力企業走得更遠、更好。山東省威海市榮成泰祥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食品加工出口業務,自2006年起開始與中國信保進行合作。“在中國信保的支援下,我們的出口額由2006年的5000多萬美元增加至2014年的1.3億美元。同時,也進一步堅定了我們開拓俄羅斯等新興市場的信心。”榮成泰祥財務總監馮喬説。
據統計,今年1月至6月,中國信保實現承保金額2406.1億美元,同比增長5%,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新增承保金額58.8億美元;海外投資保險承保金額249.5億美元;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承保金額1850.2億美元,在促進外貿穩增長、調結構、轉方式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護航“一帶一路”建設
“我們重點支援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電力、鐵路、電信、能源、農業等行業,以及基礎設施類工程承包、境外經貿合作區和收購類項目。”據中國信保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月至7月,中國信保共承保支援我國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出口和投資金額達到654.3億美元,同比增長14.6%。其中,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對承保“一帶一路”項目的承保金額達40.1億美元,增長514.5%;海外投資保險對承保“一帶一路”項目的承保金額達203.0億美元,增長35.8%;短期出口信用保險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承保金額達411.2億美元,佔短期出口信用保險總承保金額的19.6%。
上述負責人表示,海外經濟活動會有信用風險,比如海外買方破産、拖欠、匯兌限制等等,這些風險會導致企業無法正常收匯。彌補企業的收匯損失,是信用保險最基本的功能。在此基礎上,由於信用保險為企業安全收匯提供了保障,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的意願會更高,信用保險的融資支援作用得以顯現。
下一步,中國信保將按照國家“一帶一路”建設規劃,有傾向性地把國家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和資源投向“一帶一路”的重點合作領域,包括大力發展項目類業務,加快對外貿易與對外投資的有效互動;積極服務中國裝備“走出去”,支援重點行業和新興市場出口;大力支援自主品牌龍頭企業,創新服務國際行銷網路建設;著力推動服務貿易出口,加大支援新型貿易方式;積極落實普惠金融政策,進一步擴大小微企業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