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1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詐騙頻發引保監會緊急預警 不法分子手段繁多

  • 發佈時間:2015-06-04 08:03:2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馬元月 陳婷婷  責任編輯:劉波

  伴隨著保險業的快速發展,關於保險詐騙的消息不時傳出,而近來詐騙行為也有抬頭跡象,日前,保監會緊急提醒投保人應當核實打款賬戶和保單資訊的真實性等。

  保監會發文表示,近期發現有不法分子通過偽造保險公司合同、單證、印章和虛構保險産品等手段進行詐騙,也有不法分子通過網路進行保險産品宣傳,更有甚者利用私刻公章來以假亂真。為此,保監會表示,投保人要仔細核對保費收款賬戶是否為保險公司。

  據介紹,保險公司所開設的企業賬戶有“××保險公司”等字樣。保監會相關人士指出,投保人如果發現收款賬戶與簽發保單的保險機構不一致,尤其是收款賬戶名稱為銷售人員或其他個人時,堅決不能劃轉保費,尤其要注意不要將大額現金保費直接交給銷售人員,委託其代繳保費。

  事實上,除上述手段之外,還有通過承諾高收益來吸引保險投保人購買保險産品的現象。據了解,險企投資放開之後,投資環境明顯改善,投資收益也不斷提升,因此,有保險銷售人員開始打出高收益牌來吸引客戶。對此,保監會相關人士提醒,不要盲目相信銷售人員承諾的高收益率和高額回扣,保險消費者要仔細核驗銷售機構和人員的資質及保險産品特徵,認真閱讀並理解合同中保險責任、除外責任、收益及領取方式等重要內容,防止誘導詐騙。

  今年“3·15”期間,有媒體曝出廣東地區有犯罪嫌疑人就曾辦理虛假營業執照並申請POS機之後,利用保險行銷員的身份及客戶的信任,以收取續期保費的名義、年返利12%為誘餌,通過POS機刷卡並在白條上加蓋偽造印章的方式詐騙客戶資金。

  “保險欺詐遠不止這些。”一位保險專家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諮詢時指出,上述詐騙是在投保過程中騙取投保人的保費,而在理賠過程中的詐騙行為更為嚴重。據了解,近日福建保險行業協會就發生了兩起典型的保險欺詐案件,如克隆醫療發票騙取醫療賠款、頻繁故意製造保險事故進行車險詐騙等。據介紹,一位不非分子購買了多份醫療險,事後以謊稱生病、克隆醫療發票方式向保險公司騙得賠款達到3萬元。

  隨著網際網路業務的發展,保險詐騙也開始“觸網”,目前已有不法分子通過“網路購物退貨運費險”進行騙取賠款。湖州地區就破獲了此類案件,不法分子設置多個虛假賬戶、進行大量虛假購物、編造虛假物流資訊,隨後進行虛假退貨,騙取保險公司賠款。對於網路詐騙,此前保監會還專門發文,要求強化網路安全技術防範和管理,並組織開展自查來堵塞網路漏洞。

  依據《保險法》相關規定,保險詐騙只是一種行為,並非一種罪名,只有詐騙行為達到法律規定的“數額較大”的標準,才構成犯罪。對於不斷增加的保險詐騙新花樣,南開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係教授朱銘來指出,這需要更多專業化管理,同時需要全行業建立反欺詐資訊平臺。近年來,北京等地區已建立了車險、意外險數據平臺、車險理賠數據平臺,實現了數據資訊共用、分析,完善了反保險欺詐的會商機制,以此來堵截詐騙漏洞。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