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監會新規控制後端風險 險資一季度增持路線初現

  • 發佈時間:2015-04-22 07:4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姜旺  責任編輯:郭偉瑩

  監管層的此次新規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使得保險公司在選擇風險負責人時也會更加慎重,最重要的是風險責任人本人會更加謹慎,最大力度地控制風險

  掌管巨量資産的保險資金,正在被監管層逐步鬆綁,其在二級市場動作一直被市場高度關注。隨著2015年一季報的陸續披露,有關險資動向的蛛絲馬跡正逐步顯現。

  wind統計數據顯示,截至17日,滬深兩市已披露2015年一季報的近百家上市公司中,保險資金已現身其中的18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持倉總量為2.86億股,持倉總市值68.34億元,其中12隻為新進或增持,增持資金達15.51億元。

  實際上,去年8月“新國十條”政策發佈以來,資産規模達到10萬億元的保險資金被監管層逐漸鬆綁,有了更大的活動空間。與此同時,保監會也已開始注意其資金的風險控制,並於近日發佈了《保險公司資金運用資訊披露準則第2號:風險責任人》通知(下稱《通知》),保險公司在備案投資能力、開展境外投資等六方面資金運用活動時,必須公開披露風險責任人的相關資訊。

  “目前來看,險資的投資佈局仍較為謹慎,但監管層仍未放鬆其風險控制,此次新規便是將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人保財險山東分公司人士對經濟導報記者表示,保險公司在選擇風險負責人時也會更加慎重,最重要的是風險責任人本人在負責投資時會更加謹慎,最大力度上控制風險。

  險資增倉

  從已披露的一季報來看,險資新進8隻個股,其中包括特變電工(600089)、魯商置業(600223)、鴻博股份(002229)等。此外,一季度保險資金繼續加倉的有華東醫藥(000963)、齊峰新材探路者(300005)、安信信託(600816)4隻個股。

  具體來看,在保險資金今年一季度新進建倉的8隻個股中,特變電工持有數量最多,達1531.76萬股,其次是魯商置業、江河創建(601886)、北方創業(600967),分別持有數量為1000萬股、800.98萬股、528.98萬股,其餘個股險資持倉數量均未超過400萬股。目前數據顯示,險資並沒有過度追趕市場上的熱點題材,而是更傾向於佈局業績較佳的新材料等板塊。以中國人壽為例,其增資1.13億增持齊峰新材(002521)651.7萬股,中國人壽共持有公司1320.3萬股,佔流通股比例4.03%。除此之外,導報記者注意到,除了上述二級市場的增持動作,中國人壽正擬作為最大出資者認購復星醫藥(600196)非公開發行股票,出資12億元現金認購5106萬股。

  總體來看,18隻個股裏業績實現增長的個股有16隻。其中,業績表現最好的是海康威視(002415),其一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4億元,同比增長52.14%。增長最快的是撫順特鋼(600399),其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增長919.57%。佈局中小板也成為險資一季度投資的特徵。探路者一季度被太平人壽斥資9584萬元,增持其139.9萬股,總持股數量達640.9萬股,佔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1.98%。由此,太平人壽也成為公司第五大流通股東。

  狠招:信披到人

  目前管窺險資佈局,可以明顯看出其謹慎的投資手法,但監管層仍然在資金鬆綁初期便一再出臺新規規範險資資金運用。

  “保險資金運用風險是當前中國保險經營的最大風險。其資金規模大,資金運用相對粗放。尤其是壽險公司,資産動輒數百億或上千億,一兩個百分點的投資差別就會有幾億甚至數十億的偏差,投資風險可能短時間內爆發進而影響保險業務。”上述保險人士對導報記者分析稱,這就不難理解監管層對險資出臺的嚴厲措施。

  上述《通知》表示,保險公司開展資金運用活動時,應當公開披露風險責任人的相關資訊:備案投資能力;轉移投資能力;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開展境外投資;變更風險責任人;基於審慎監管原則要求確定其他風險責任人。風險責任人,是指按照《關於保險機構投資風險責任人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的行政責任人和專業責任人。

  “這裡面風險責任人,與以往相比不同的是專業責任人,而專業負責人過去在保險公司裏面是沒有的,只有行政負責人,就是保險資管公司的董事長和總經理。而現在要求有專人負責險資投資運用,而且資金運用責任人需要披露相關資訊。”上述保險人士説。

  現在保監會在不斷擴大險資可投資資産的範圍,投資空間越來越大,如擴大保險資産的國際配置空間,允許保險資金投資創業投資基金等。海通證券分析師陳瑞明表示,監管層是在放開保險投資的前端,但是推進風險責任制,實際是保監會不斷完善制度,用制度管住後端,防範風險。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過去險資投資出現風險,監管層只能要求相關機構進行整改或者暫停,與機構有直接關係,但是與實際負責投資的人關係不大。現在披露具體風險責任人,則最大限度的控制了後端風險。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