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今年6家險企航運中心獲批 市場呼喚産品註冊制

  • 發佈時間:2014-12-18 06:14:51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冷翠華  責任編輯:孫朋浩

  上海航運保險協會秘書長徐峰對記者表示,航運保險屬於專業性較強的險種。保險公司要進入該領域無論人才還是産品開發等方面都需要提前佈局

  隨著太平財險獲准在上海試點設立“太平財産保險有限公司航運保險運營中心”,截至目前為止,今年已有6家保險公司籌備航運中心的申請獲得批准,加上已經開業的險企航運中心,總數已超11家。而據了解,計劃在2015年入場的保險公司仍不在少數。屆時,上海將成為航運保險更大的聚集地,而隨著制度創新的不斷推進,中資保險公司可能獲得更大的競爭優勢和發展潛力,這也是眾多險企提前佈局的主要原因。

  上海航運保險協會秘書長徐峰對《證券日報》(zqrbbaoxian)記者表示,“航運保險産品註冊制有望在2015年以內正式推行。屆時,保險公司開發保險條款將更加靈活,時效性更強,有利於增強中資保險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航運中心需要保險的支撐

  今年以來,天安財險、大地財險、華泰保險、國壽財險和美亞財險、太平財險,先後獲批籌建其航運中心,加上已經開業運營的人保財險上海航運中心、太保財險上海航運中心、平安財險上海航運中心、陽光財險上海航運中心中支、永安上海航運中心中支以及華泰財險上海航運中心中支公司,專業的保險公司航運中心已經達到11家。

  “據了解,2015年還有多家保險公司將申請籌備航運中心。”上海航運保險協會秘書長徐峰對《證券日報》(zqrbbaoxian)記者稱。

  事實上,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國際航運市場一直並不十分景氣,雖然今年有所復蘇,但與興旺時期仍不可同日而語。那麼,為何保險公司的熱情如此高漲?徐峰認為,一方面,對保險公司成立航運中心,上海給了很大的支援正策;另一方面,航運保險屬於專業性較強的險種,保險公司要進入這一領域無論在人才還是在産品開發等方面都需要提前佈局,可以説,這也是保險公司看好發展航運保險市場的發展潛力,提前佈局的一種行為。

  這一觀點也得到了幾家財險公司內部人士的確認。某財險公司航運中心負責人表示,上海航運中心的建設離不開保險業作為重要支撐,上海自貿區的發展也給航運保險業務發展帶來較大的空間。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保財險上海航運中心約實現保費11.35億元,在整個上海地區的財險公司保費排名中位列第四;太保財險上海航運中心約實現保費6.04億元,排名第九。“從保費絕對收入來看比較可觀,但從縱向對比來看,部分公司的增幅並不大,今後要實現可持續發展,還有賴於更多的政策支援和創新。”一位業內人士點評道。

  還有哪些創新可以有

  對於落戶上海的保險公司航運中心來説,可以看見的支援政策來自於稅收。不過,除此之外,在制度和保險産品方面的創新或許才是支援險企航運中心長期健康發展的重要推手。

  事實上,早在2009年國務院文件就明確了對所有在上海地區與國際航運相關的保險業務免征營業稅;同時,鼓勵在上海地區發展專業性航運保險機構,並且鼓勵研究與出口相關的貨運險在中國投保的相關政策。

  稅優政策的效果是直接而快速的,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越來越多險企的航運中心的落戶,目前上海基本已經實現了各類航運保險機構的聚集,凡是有意從事航運保險業務的公司都將到上海開設機構。但與稅優政策相比,保險公司更加期待制度和産品的創新。而記者採訪也得知,一系列的變革正在謀劃之中。

  “在運作上海航運保險協會開發協會條款的支援政策基礎上,保監會正在研究推出航運保險産品註冊制,將成為我國保險産品監管制度的重大創新。”上海保監局的公開資訊顯示。對此,徐峰表示:“這項制度航有望在2015年以內正式推行。屆時,保險公司開發保險條款將更加靈活,時效性更強,有利於增強中資保險公司的國際競爭力。”

  據他介紹,由於航運保險業務本身就是國際化的,保險公司之間的國際競爭向來激烈。隨著更多財險公司成立專業的航運中心,保險供應市場將更為充分,競爭將更為激烈。因此,必須提升中資保險公司的綜合競爭力。

  據上海保監局介紹,可以預期的政策創新還包括進一步擴大國際航運保險的業務範圍,研究加大對船舶建造、港口碼頭等相關險種的支援政策,推進貨運保險電子發票試點,擴大稅收優惠和提升稅務便利性等,這些措施將為國際航運保險業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此外,業內人士指出,還有很多政策可以進行探索。比如,目前中國保監會嚴格禁止無賠款退費,即投保一年沒有發生理賠,保險公司不能退費。但在國際市場,特別是航運保險市場,對無賠款退費持鼓勵態度。根據投保人是否續保和賠付率高低,保險公司可以給予投保人不同程度的保費返還,這一做法可以增強客戶粘性,在今後的航運保險創新中也可以探索。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説稅收激勵是促進上海航運保險業發展的一個輪子,那麼政策創新、産品創新就是促進發展的另一個輪子,必須實現雙輪驅動,方可完成國際航運保險中心的建設目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