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明年保險業將迎千億給付高峰 降息緩解險企壓力

  • 發佈時間:2014-12-16 08:17:4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一部分是2010年銷售的五年期保險産品;另一部分是2014年一季度熱賣的1年期高現金價值産品,該産品披著“保險”的外衣,預期收益率一般達4%至7%,幾乎不具備保障功能

  □降息週期開啟以及股市回暖的有利外部環境,減少了保險公司提升續保率或轉保率的難度,各險企的滿期給付壓力或許沒有市場預期般那麼大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2014年年初保險公司瘋銷的高現金價值産品,即將迎來首波滿期給付高峰。保險公司尤其是中小險企的新單銷售和現金流,或將面臨考驗。

  各方均嚴陣以待。上海證券報從相關渠道獲悉,為摸底各險企的給付規模和應對能力,保監會近日下發內部通知,要求做好2015 年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排查及數據報送工作。多地保監局也同時要求轄區內險企進行自查。

  1年期高現價險種將滿期

  據業內不完全統計,2015年保險業滿期給付規模將超千億元。其中一部分是2010年銷售的五年期保險産品;另一部分是2014年一季度熱賣的1年期高現金價值産品,主要嫁接銀保及網路等新渠道進行銷售。

  一組內部數據顯示,2014年一季度,壽險高現金價值業務井噴式增長,保費收入達到2765億元,佔同期壽險業新單保費的比重達64%,佔壽險業總保費的比重達42%。在2765億元中,尚不知具體有多大比例將在2015年到期給付。

  那麼,高現金價值險種緣何在2014年一季度出現井噴?理由很簡單,2014年4月1日開始實施銀保新政,倒逼保險公司在銀保渠道提升保障型和長期型險種的銷售比例。於是,趕在4月1日大限之前,保險公司紛紛加大對高現金價值險種的銷售力度。2014年一季度,不少保險公司的銀保新單保費收入實現放量式增長。

  這些熱銷的高現金價值險種,名義上為終身壽險(萬能型)和兩全保險(分紅型)。但為提高産品吸引力,保險公司通過“易容”手段,將這些長期保險産品異化成短期産品,期限長則1年、2年或3年,短則只有半年甚至3個月。

  其中,1年期的高現金價值險種,將集中于2015年一季度到期給付。對於保險公司如何應對這部分即將滿期的産品,業內人士心存疑慮。

  一是這類披著“保險”外衣的産品,預期收益率一般達4%至7%,幾乎不具備保障功能;二是為覆蓋這類短期險種的高額負債成本,保險公司當初將這些資金中的部分比例配置到長期股權投資、投資性房地産、信託計劃等非短期資産上。保險産品即將到期,而資産端遠未到期,保險公司是否有足夠的現金流儲備應對給付高峰?

  降息緩解險企給付壓力

  其實,監管部門也在加緊進行給付預測與排查。保監會近日下發內部通知,要求各險企認真持續開展2015年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排查工作。

  據記者調查了解,各險企的滿期給付壓力,或許並沒有市場預期般那麼大。尤其是降息週期的開啟以及2014年下半年股市的回暖,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保險公司在滿期給付與退保風險方面的壓力。

  經歷過多次給付高峰潮的大型保險公司,早在內部制定了減壓的應對策略。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根據以往幾次處理給付高峰的經驗,只要老保戶不急於用錢,保險公司又有具備吸引力的新産品推出,經過工作人員的耐心宣傳和講解,不少保戶還是願意把這部分到期給付金繼續留在保險公司。

  尤其是在今年,有利的外部環境,減少了保險公司提升續保率或轉保率的難度。這主要歸因于降息後銀行理財産品吸引力下降,而股市回暖有助於提升保險公司的投資收益率從而體現在保險産品的分紅率上,這將促使部分保戶願意繼續將資金留存至保險公司。

  從目前來看,大中型保險公司2014年大多提前完成了全年業務指標,至少有一個多月時間提早衝刺2015年“開門紅”;而小型保險公司也已推出或將要推出新的理財型保險産品。

  種種此舉背後,是保險公司意圖通過加大保險新單銷售力度,來覆蓋滿期給付所需的現金流規模。投行人士預計,2015年一季度,絕大部分保險公司的當期保費規模會大於滿期給付與退保規模,現金流斷檔的概率較低。

  這種巧借新産品等方式進行二次行銷的做法,在保險行業內部被稱為“二次開發”。業內人士認為,保險公司應借此機會調整業務結構,重點發展長期型業務而非繼續銷售短期型業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