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保險"換臉"再戰雙12 保障類産品成主角卻少人問津

  • 發佈時間:2014-12-11 07:33:59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保障類産品成為主角卻少人問津 高收益萬能險退保要收費

  “雙十二”將至,不少缺席“雙十一”盛宴的保險公司開始摩拳擦掌備戰。多家保險公司在公司官網上推出類似高收益的産品;各類保障類的産品已成為理財大戰的主角。

  記者了解到,隨著監管層對險企“解封”高收益理財險,近日部分理財類保險重返“雙十二”戰場。多家保險公司更在公司官網上推出類似高收益的産品。此外,各類保障類的産品成為“主角”,定期壽險、防癌險、住院津貼至少佔據半壁江山。

  記者發現,上述不少保障類的産品大多“似曾相識”,“之前缺乏宣傳噱頭,不少保障産品銷售遇冷,想在‘雙十二’搏一搏。”

  理財人士指出,高收益理財産品的降溫可讓消費者更多關注保障,而且當前股市行情大漲,資金大量涌入股市,保險産品的保障價值更為突出。“但投保此類産品不能只看收益,仍需要注意産品的退保費用和投保期限,避免不必要的本金損失。”

  平安證券分析師繳文超認為,2013年以來高現值保單的銷售模式將不得持續,因此保險回歸保障成必然趨勢,2015年高現值保單增速會呈現縮窄趨勢。

  現象一:保障型産品少人問津

  記者上網查看發現,活躍在一線的多是保障類的産品,例如各類定期壽險、防癌險、住院津貼等等,16款上線保險産品裏,健康、意外、車險等保障性産品與其他創新險種就佔14席。

  其中,多款産品在“雙十一”大戰中也曾出現過。業內人士表示,“不排除由於‘雙十一’行銷中,不少保障産品銷售遇冷,所以很多險企想再利用‘雙十二’搏一搏。”

  不過,記者看到,似乎此次“雙十二”行銷,不少險企或許仍將空歡喜一場。以某款母嬰疾病保險為例,網頁顯示真正感興趣的消費者僅17人;另一款“似曾相識”的定期壽險,其官方旗艦店累計至今僅銷售出19份,而感興趣的消費者僅200多人。

  上述業內人士坦言,“少了高收益産品的刺激,消費者對網上的保障類産品興趣有限。多家險企都是採用抽獎送手機、保單打折等行銷手段。”

  此外,臨近年底,車險價格大戰也轉戰線上。多家險企借助道路救援、免費拖車、免費加油、免費換胎、免費送水等優惠引客。

  提醒:切忌為噱頭盲目續保

  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此前網際網路高收益保險的火爆,如今的網際網路高收益産品難尋身影,“在保障類産品舉大旗的情況下,不少産品反覆出現在促銷平臺上,讓人不免感慨其盛況不再。”

  “而保障類的産品中,不少是打著低價保險的旗號,幾毛錢的保費甚至1元保費的保險産品大量存在。”專家提醒,此類低價保險産品往往是超短期、保額較低,需謹慎購買。

  對於多家險企年底打出的車險續保優惠服務,理財專家表示,其實很多優惠促銷都是險企行銷噱頭,在實際續保當中,很多優惠其實車主都能享受,大可不必為了優惠噱頭盲目趕著續保。

  現象二:産品厚官網薄第三方平臺

  隨著監管層對於高收益理財險的解封,不少高收益保險産品重回網銷平臺。記者初步統計發現,目前平臺在售或將售理財險類産品9款,僅有兩款參與雙十二活動,其中,預期年化收益率6%以上兩款萬能險産品,累計售出數十萬份。但是部分預期年化收益率為5.3%~5.9%的萬能險産品銷售平平。

  有意思的是,隨著理財型的回歸,其宣傳的預期收益率也發生分化,某險企在其官網上銷售的保障管理産品宣傳的預期收益率可達到7%,而在第三方平臺銷售的理財險宣傳的預期最高年化收益率為6%~6.5%,其他産品均低於6%。無獨有偶,京東金融上的一款萬能險預期收益為6.5%。

  不過,記者發現宣傳的高收益産品其投保期限也會更長,3年期投保的産品收益率明顯高於1年期産品,以某平臺上的兩款理財型為例,産品期限為1年,宣傳的預期收益為6.3%;而産品期限3年,則其預期年化收益率最高可達到6.88%。

  提醒:“高收益”保險理財收益率不能保證

  保險專家指出,事實上,網銷萬能險一度因為投資期限短、收益高而受到追捧,但其聚集的風險也不容忽視,值得注意的是,“高收益”的保險理財産品的收益率多是不能保證的。

  不僅如此,網際網路銷售的保險理財産品多數資金門檻比較低,風險提示不足,消費者應避免盲目追風購買。

  此外,計劃下手買理財型産品的投保人要特別注意産品的期限。提前退保將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有險企對萬能險費率要求“三年內退保,險企將收取一定比例的退保費用,其中第1保單年度5%,第2保單年度4%,第3保單年度3%,3年後無退保費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