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4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合資壽險股權變動成常態 “三足鼎立”新模式出現

  • 發佈時間:2014-10-24 08:33:51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中海油出讓海康人壽50%股權剛落錘,又一家合資壽險公司股權緊接著將生變。上海證券報昨日從相關渠道獨家獲悉,總部位於上海的長生人壽正在謀劃引入新股東,以期打破目前一對一“僵持”的股權結構。

  這已是近一個季度以來,第5起合資壽險公司股權轉讓。那麼,這種“三足鼎立”合資新模式的出現,究竟能否打破一直以來合資壽險難盈利的“魔咒”峙露唐諛諛岩約分曉�

  合資壽險股權變動成常態

  近三個月來,中法人壽、海康人壽、中荷人壽、國泰人壽等合資壽險公司相繼發生股權變動,多為中方股東全身而退。

  經記者一番梳理之後發現,與發起時的“婚姻狀況”相比,目前股東雙方還是“原配”的合資壽險公司已為數不多,其中有一些公司的中外股東均已易主。

  事實上,長生人壽已非第一次股權生變。其原名“廣電日生人壽”,成立於2003年9月,是中國首家獲准開業的中日合資壽險公司,日本生命保險相互會社和上海廣電(集團)有限公司各出資1.5億元,各佔50%股份。

  2008年5月,上證報獨家報道了上廣電擬出讓廣電日生人壽50%股權。2009年9月,長城資産管理公司宣佈接手這50%股權,廣電日生人壽由此更名為“長生人壽”。

  合資壽險公司的股東退出“故事”多少有點相似。一方面,加強主業的經營戰略讓中方股東有了抽身並不擅長的輔業——保險的意念,另一方面,持續砸在合資壽險公司身上的鉅額投資不知何時見回報,失去繼續投資的耐心與動力似乎也合乎情理。

  怎奈“婚姻”的重組,似乎並未帶來涅槃重生的景象。新股東長城資産乃我國四大國有金融資産管理公司之一,原本市場預期:長城資産能在銀保業務上助長生人壽一臂之力。但至少從目前來看,長城資産的股東優勢並未在其業績、渠道等方面得以明顯體現。

  有知情人士稱,這與長生人壽股東雙方理念不一致有一定關係。日本生命保險在日本家喻戶曉、運作成熟,便想把這套模式搬至中國市場,很注重細節化管理;但長城資産對此理念並不完全認同,相較之下更看重大方向的把握。

  “三足鼎立”新模式出現

  其實,長生人壽遇到的股東理念不合問題,在國內大多數合資壽險公司中都曾上演過。

  為業內所熟知的是,合資壽險公司的股權架構多是中、外資各佔一半,“50:50”的股權架構決定了,誰説“是”都不算,誰説“不是”都算,因為每一方都可以否決對方,中外股東雙方思路常現衝突,拉鋸戰不斷,從而影響到了實際業務經營。這也使得合資壽險公司被套上了難盈利的“魔咒”。

  這或許也是長生人壽想引入第三個股東,而非單純“你留我退”的初衷。有業內人士表示,這樣的股權結構或許更便於日後新公司的經營決策。三個股東的合資股權結構新模式或許能起到平衡之用。

  目前,這種“三足鼎立”的合資模式,在國內保險業並不多見,僅有工銀安盛人壽、北大方正人壽這幾家。不過,這一新模式的出現,能否對改善合資壽險公司業績有實質效果,恐怕短期內難以見分曉。

  需要指出的是,雖然長生人壽業績排名一直居後,但在經營模式上也算穩紮穩打,並非急於求成之輩。在銷售行為等方面,也未曾出現過目前部分中小保險公司普遍存在的激進、冒進之舉。

  對於股權架構行將生變之事,記者就此向長生人壽進行求證。長生人壽表示,目前沒有可以對外披露的資訊。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