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險企次級債發行接近上限 優先股將成補血新渠道

  • 發佈時間:2014-09-22 09:20:00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伴隨著償付能力監管趨緊,補充資本金以滿足業務發展需求成為各險企的頭等大事,而股東增資、發債增資備受壓力時,尋求新補血渠道成為一種必然。北京商報記者近日獲悉,保監會擬通過優先債發行為險企融資再開新渠道,相關通知正在部分險企內部徵求意見。

  據了解,保監會于9月17日下發《關於保險公司發行優先股有關事項的通知(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擬允許險企採用發行優先股的方式補充實際資本。徵求意見截止到9月24日。

  所謂優先股,是指在一般規定的普通種類股份之外另行規定的其他種類股份,其股份持有人優先於普通股股東分配公司利潤和剩餘財産,但參與公司決策管理等權利受到限制。保監會透露,險企可通過公開和非公開兩種方式發行優先股。其中,公開發行必須採用固定股息率和股息可累積的設計條款,在盈利條件下必須強制分紅,但非公開發行設計相對靈活。

  意見稿還設置了險企發行優先股的門檻,如開業滿三年,上一年未經審計的凈資産在10億元以上,最近4個季度償付能力充足率均在100%以上,並要求公司制訂完整的三年資本規劃。對此,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院長郝演蘇表示,對於處於償付能力警戒線邊緣的險企,可以通過股東增資或者發行次級債、優先股等手段募資,但為了保證投資人的權益,募資的險企必須有良好的經營狀態。

  保監會還為優先股發行設上下限,如不得超過普通股股份總數的50%、優先股募集金額不得超過發行前凈資産的50%等。優先股必須在發行五年後才可贖回。

  一位中型險企相關負責人解釋,因為業務快速發展,股東增資壓力越來越大,而次級債發行也有限額,優先股將成為又一融資新渠道。

  據了解,目前股東仍為險企增資的最主要依靠。最新統計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保險業通過股東增資高達58次,平均三家險企就增資一次。同時,前三季度有14家險企通過發次級債增資達到522億元,而2012年險企創新最高的發債增資記錄為731億元,去年則為267億元,險企累計發債幾乎達到了監管要求的上限。

  “目前,中小險企增資方式有限,而股東實力又懸殊,優先股發行可以緩解股東的經濟壓力。”一位小險企人士分析,通過發行優先股,既可以滿足融資需求,也不會影響各股東的持股比例。與大險企通過IPO、公開增發股票等方式相比,中小險企的融資受限更多,這些公司對優先股這一融資方式錶現得更積極一些。

  方正證券最新研報顯示,此次納入優先股發行試點,中小非上市險企最為受益。由於優先股發行要求相對較弱,並不需要上一年實現盈利等條件。數據顯示,2013年61家非上市壽險中僅27家盈利,49家非上市財險中僅32家盈利。上述保險業內人士表示,優先股的償債順序在次級債之後,且沒有到期日或到期期限很長,為補充資本更佳的工具。依據美國優先股股息率為參照,一般股息在6%-9%之間,股息率中樞為7%左右,目前國內10年期次級債利率約為6%(前五年)+2%(後五年,若不贖回),可見二者成本相差並不大。

  為了防範利益輸送,保監會要求,非公開發行優先股應當按照證券監管部門的有關規定向合格投資者發行,不得通過股息支付方式和股息率損害保險公司償付能力。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