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萬放:保險資管看重資産解決方案

  • 發佈時間:2014-09-15 08:58: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怡雯 謝雋  責任編輯:郭偉瑩

  就在銀行資管還在期冀政策支援和指引的時候,保險資管行業已經在《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即《新國十條》下發後,開始推進市場化的一系列新舉措。

  在平安資産管理公司董事長萬放看來,《新國十條》帶來的變化,一方面在於保險端吸取資金部分帶來了稅收的優惠。另外,《新國十條》允許保險公司、保險資産管理公司或者保險行業設立不同的基金,比如夾層基金、各類私募基金,使得保險投資有更多品種可以對市場開放。

  中國保險資産管理業協會(下稱“保監會”)數據顯示,2013年,全行業實現投資收益3658.45億元,同比增加75.45%,平均投資收益率達到5.04%。10年來,全行業已累計實現投資收益17967億元。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曾對媒體稱:“未來幾年,隨著我國經濟金融市場化改革進一步加快,保險資産管理的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按照《新國十條》確定的目標,從2014年至2020年,保險業年均增速預計在17%左右,2020年全國保費收入將達到5.1萬億元,7年間保險資金可運用規模累計將超過20萬億元。保險資産管理行業的市場化、專業化、創新化改革進程將進一步加快,整個行業發展也將面臨難得的新機遇。”

  除了政策指引帶來的行業變化,萬放還特別指出償二代監管領域的走向。“將來,償二代也會要求保險公司必須具備非常強的品種選擇能力、項目選擇能力以及風控能力,從而幫助委託人控制風險。從這個角度來講,委託人的自我要求必須提高。”

  如何提高?萬放給委託人提出了一連串“必須”——“必須非常清楚自己的責任和要求,必須非常清楚自己要什麼,而同時怕什麼。必須非常清楚負債和資産的匹配,必須非常清楚地知道風險和收益的匹配”。

  萬放説,從償一代到償二代的轉變,實際上是規模導向向風險導向的轉變。“過去的償一代是一刀切,風險覆蓋不足,現在的償二代則主張風險導向。風險越大的公司,資本金要求越高,對保險公司的負債管理能力、資産配置能力、風險管理能力的要求自然也就越高”。

  償二代和《新國十條》的出現為保險資管行業帶來了不少變化。在採訪過程中,《國際金融報》記者希望萬放總結作為資管行業“偏門”的保險資管,未來到底應該怎麼走?萬放為記者細細説出四個方面——熟悉各類資金的複雜特性、熟悉中長期以及大類資産的配置、具備各種産品品種的構建和信評風控的能力、具備量身定做各類投資和風險解決方案的能力。

  在這“四部曲”中,最核心的是什麼?萬放的答案很清晰。“建立資産解決方案的能力!”

  據記者了解,國外的保險資産管理公司十分強調資産解決方案能力,包括對負債特性的了解、對宏觀經濟策略的了解、對産品品種的了解等。但萬放告訴記者,這種能力在中國“很少聽人説到”。

  “當委託人找你的時候,你必須告訴他我如何替你管理這個資産,這是未來保險資産行業發展的趨勢!”他的語氣斬釘截鐵。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