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車險費率改革或下半年啟動 動態發佈基准保費表

  • 發佈時間:2014-09-02 02:38:38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朋浩

  近日,保監會內部下發中國保監會關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指出,目前的商業車險市場存在體制機制問題,商業車險産品和服務,與社會公眾日益增長的保險需求不相適應。

  有業內人士指出,商業車險基本到了全行業虧損的地步,不得不改革了。南開大學保險經紀與政策研究中心朱銘來教授表示,商業車險費率改革應該會於今年下半年啟動,屆時,車險公司的管理將更加精細化,並且車險公司會針對客戶推出一些創新型險種。

  動態發佈基准保費表

  今年上半年,中國太保機動車保險業務的綜合成本率已攀升至100%,這意味著太保車險業務面臨虧損壓力。人保財險上半年綜合成本率為94.4%,其中,車險業務的承保利潤為3.7%;平安産險的綜合成本率亦為94.4%。而在2013年,45家公佈了車險保費的險企的車險保費收入共計5577.8億元,賠付支出2663.8億元,承保利潤為-16.5億元。除去人保財險、平安産險和太保産險3家盈利的上市險企外,其餘42家公佈了車險承保利潤的險企,其車險業務虧損總額達63.5億元。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各家險企車險虧損的主要原因相似,不斷攀升的汽車零部件價格、人工成本、人傷醫療成本,激烈競爭下不斷上漲的渠道費用等都是重要原因。

  朱銘來稱,目前車險行業存在的問題,是銷售渠道過於依賴汽車生産及銷售商,因為競爭激烈,只能通過提高中間提成搶佔市場;此外,在修理時,4S店刻意誇大損失,結果是仲介賺了錢,險企沒賺錢。在定價方面,産品沒有差異化,車險費率改革後,這一情況將有所轉變。

  朱銘來也表示,因為普通市民對風險定價的認識不足,車險費率改革後,在基本險種的定價上,監管部門需要出臺一個原則性的規定,類似于基準費率,以防止出現價格大戰。

  《指導意見》提出,中國保險行業協會應按照大數法則,建立財産保險行業商業車險損失數據的收集、測算、調整機制,動態發佈商業車險基準純風險保費表,為財産保險公司科學厘定商業車險費率提供參考。

  設立聯動的監管機制

  根據《指導意見》,本次車險費率改革的目標是,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符合國情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以行業示範條款為主體,創新型條款為補充,建立標準化、個性化並存的商業車險條款體系。以大數法則為基礎,市場化為導向,賦予並逐步擴大財産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厘定的自主權。以動態監管為重點,償付能力監管為核心,加強和改善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的監管。

  此外,《指導意見》稱,保險監管機構將根據保險市場的發展情況和保險市場的成熟程度,逐步擴大財産保險公司商業車險費率厘定的自主權,最終形成高度市場化的商業車險費率形成機制。

  對此,朱銘來表示,在監管上,應設立與車險費率聯動的償付能力監管機制。一方面防止險企隨便定價,另一方面防止創新脫離本質,車險創新同樣不允許推出一些諸如“霧霾險”,“賞月險”等的噱頭保險産品。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