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保險 > 保險要聞 > 正文

字號:  

中華聯合財險卷款跑路事件持續發酵

  • 發佈時間:2014-08-29 15:37:27  來源:大眾網  作者:王珊  責任編輯:孫朋浩

  濟南一家保險公司的“百強縣機構”負責人日前突然攜款“潛逃”,讓這家保險公司以及內部諸多同事措手不及。作為名列山東財産險市場前五位的大型保險公司,該事件一經發生迅速引起市場各方的密切關注。

  新晨報記者了解到,中華聯合財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華聯合財險”)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負責人李剛以辦業務的名義“借”刷了公司同事信用卡100多萬元,攜同私自利用單位公章騙走他人的六七百萬元一同“消失”了,留給受害者的只有一桌子的信用卡。

  “被騙的不僅有我們公司內部同事,還有公司外面的一些貸款公司。”8月25日下午,新晨報記者前往中華聯合財險開發區支公司採訪,該公司一名被騙了2萬餘元的員工馬磊如是告訴晨報記者。據馬磊透露,李剛騙走的遠不止公司內部員工的這100多萬元,連同李剛以公司名義開展的對外借款,總額達七八百萬元之多。

  “事發後第一時間公司就已經報警,8月25日收到立案通知書。中華聯合財險山東分公司與很多被騙的人或者貸款公司一樣,都是受害者。”中華聯合財險山東分公司總經理田振華27日告訴新晨報記者,“現在每天都有很多貸款公司到府催債,已經影響了公司的正常辦公”。對於貸款公司的不依不饒,田振華表示自己也很無奈。

  事件還原:機構負責人攜款跑路

  中華聯合財險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的員工們如何也不會想到,他們公司的負責人李剛會攜款“潛逃”。而在被卷走的數百萬元款項中,還包括李剛以辦業務的名義“借”刷的該公司員工的信用卡累計100多萬元。

  在中華聯合財險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員工們的印象中,生於1980年左右的李剛個頭不高,胖乎乎的,給人留下不錯的印象,而且業務能力很強。8月9日,李剛身著工裝,手提皮包,跟平時出差完全一樣,衣著神情毫無異常地“登上前往烏魯木齊的飛機”。

  可是直到8月11日,李剛卻遲遲沒有在辦公室裏出現,員工也無法與其手機電話取得聯繫。最後,打開他的辦公室一看,大家才突然意識到出事了。多名員工介紹,當時李剛的辦公桌上散放著很多信用卡,每張上面都寫著被刷金額,旁邊還有幾張紙註明卡主的姓名,在場員工很快找到了自己的信用卡。

  “我們這個支公司在他手下總共有十來個員工,幾乎每個人的信用卡都被他借去。為了幫客戶墊付,同事之間相互借刷一下信用卡,拿到保費後再還錢很正常。”該公司一名員工説,在保險行業有個慣行做法,沒拿到保費就不能出保單,這樣,就經常需要保險公司工作人員先幫客戶墊付保費以打出保單。就這樣,該公司十幾名員工被騙走了100多萬元。

  8月11日當天,中華聯合財險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的員工們報了警,但由於當時員工借卡是自願的,屬於經濟糾紛,公安部門未予立案。同日,他們還將這一情況反映給了上級公司,但一直未得到具體答覆。

  新晨報記者查閱監管機關的行政許可文件發現,2011年8月25日,經山東保監局批復,核準李剛的中華聯合財險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經理任職資格(《魯保監復〔2011〕779號》)。

  記者暗訪:受害員工自認倒楣

  8月25日下午,新晨報記者前往位於濟南市高新區舜泰廣場的中華聯合財險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調查情況。驅車在偌大的舜泰廣場兜了兩圈,未看到任何該公司的標識和導向牌。經詢問現場保安人員,才得知該公司在7號樓中鐵十局辦公樓8層。

  新晨報記者來到8樓,走出電梯發現兩邊均是緊閉的帶鎖的密碼門,從外面無法進入。電梯過道裏除了物業張貼的一張節約用電公示之外,別無任何單位資訊。記者等候許久,恰巧遇到有人開門外出,詢問後得知,大門背後就是中華聯合財險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

  新晨報記者借此機會進入該公司,以諮詢業務的名義敲門來到一間辦公室裏,看到只有兩名工作人員在辦公,其餘四張桌子上都堆滿了雜物和收發的快遞,凳子上也都落滿了一層灰塵。

  “如果跑路帶走的是公司的錢,公司前期反應就不會那麼平靜。”該公司工作人員李艷接待了來訪的新晨報記者。在交談中記者了解到,該公司負責人李剛攜款跑路後,新的負責人還未上崗。

  而這個辦公室裏的另一名工作人員馬磊則是這場騙局的直接受害人,他的信用卡被李剛刷走了2萬多元。“當時特別鬱悶,還專門請假旅遊散心。”馬磊告訴新晨報記者,事發後他被告知這屬於經濟糾紛,公安部門未予立案,“只能自認倒楣了”。

  “如果公司這次為這件事情買單,那就會有第二個李剛出現。”李艷也認為公司肯定不會把被騙走的錢補給員工。新晨報記者在採訪現場看到,李艷座位後面的墻上懸挂著一面紅色錦旗,上面寫著“授予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百強縣機構”的字樣,落款為中華聯合財險山東分公司,時間是2012年1月。

  公司回應:“屬李剛個人詐騙行為”

  接近中華聯合財險濟南市開發區支公司的知情人士向新晨報記者透露,在該公司負責人李剛攜款“潛逃”的數百萬元款項中,其中,以公司名義借的高利貸佔了相當大的比例。

  對於上述説法,新晨報記者8月26日向中華聯合財險濟南中心支公司求證,該公司相關負責人馬明告訴新晨報記者,根據公司現在掌握的情況,李剛早在2008年就開始謀劃此事,在得知公章將被公司統一收回集中管理之後,李剛事先在幾張白紙上蓋下了公章,後來利用這個公章對外進行貸款。

  “估計他是在外面做投資,虧進去的錢太多,實在還不上才跑路的。因為他自己的房子、車子也早就抵押出去了。”馬明向新晨報記者透露,李剛跑路之後,現在公司內部員工的情緒基本上已經穩定,但是外面的那些被騙的貸款公司則依舊不依不饒。

  8月26日中華聯合財險山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王峰告訴新晨報記者,公司將於近日針對此事召開專門的媒體見面會,到時針對這件事情會做出統一解釋和回答,對於其他問題,則表示見面會之前不方便回答。

  馬明告訴新晨報記者,由於公司現在的財務體系比較規範,李剛並沒有帶走公司一分錢,但是李剛在臨走前將私自蓋有公司公章的白紙以信件的方式發送給該公司內部員工,還附帶一張紙條,大意為:對不住了,信用卡的錢還不上了,拿著這張有公章的紙找公司要錢吧。但馬明表示,李剛騙刷公司員工信用卡事件屬於經濟糾紛,沒法立案。

  “中華聯合財險山東分公司與很多被騙的人或者貸款公司一樣,都是受害者。”中華聯合財險山東分公司總經理田振華27日告訴新晨報記者,“現在每天都有很多貸款公司到府催債,已經影響了公司的正常辦公。”不過,對於貸款公司的到府催債,田振華認為公司沒有替李剛償還債務的義務。

  “李剛雖然是以公司名義對外貸款,但是所用公章是私自印刻的假章,且所有貸款沒有一分錢進入公司賬戶。”田振華認為這屬於李剛的個人詐騙行為,公司沒有理由為李剛的個人行為買單,“我們也不是在逃避責任,不可否認,這件事情,山東分公司在用人和管理方面確實存在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田振華表示,公司希望通過法律手段來解決這些糾紛。對於該事件下一步最新進展情況,本報將繼續關注。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