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地震險試點即將落地 成都試點農房險
- 發佈時間:2014-08-06 09:33:10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孫朋浩
我國是遭受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的國家。在地震、暴雨等巨災面前,我國主要靠捐款和政府救濟,隨著巨災損失越來越大,給政府財政造成很大的負擔,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今年是巨災保險的關鍵年,保險“新國十條”近期審核通過,明確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而保監會此前也表態,今年將主抓制度設計、試點及積極推動立法三件事。目前,深圳巨災保險試點已經落地,而雲南楚雄的地震保險先行方案也即將落地。
巨災險制度將出臺
我國是遭受自然災害較為嚴重的國家。據民政部統計顯示,近10年來,我國每年因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都在1000億元以上,常年受災人口達2億多人次。今年上半年,我國僅地質災害就發生了5247起,造成77人死亡、19人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9.6億元。
在地震、暴風、暴雨、颱風、海嘯、泥石流、突發性滑坡、內澇等巨災面前,我國主要靠捐款和政府救濟,隨著巨災損失越來越大,給政府財政造成很大的負擔,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必要性更加凸顯。
“政府在目前的巨災救助中起著明顯的主導作用,市場的能量並未被釋放出來。”深圳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表示,在中國當前的巨災救助中,主要依靠政府的力量,用國家財政救濟和社會捐助作為主要的救助方式,尚沒有建立起現代化的巨災保險體系。雖然目前的模式在抗災救災和災後重建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但同時也存在著風險分散渠道不足、財政壓力過大等問題。
7月初,國務院第5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被業內稱為“新國十條”。常務會議明確,將保險納入災害事故防範救助體系。“逐步建立財政支援下以商業保險為平臺、多層次風險分擔為保障的巨災保險制度。”
上海一位資深業內人士稱,這與此前提出“建立國家財政支援的巨災風險保險體系”、“完善多層次的農業巨災風險轉移分擔機制、探索建立中央與地方財政支援的農業再保險體系”的表述,有明顯不同。
新的定位至少包括3層含義:首先是財政支援,即政府給予資金支援統籌;其次是以商業保險為平臺,即保險機構在其中作為主要力量;第三是多層次風險分擔。這意味著我國巨災保險制度的發展框架,是政府支援、商業機構參與的多層次分擔機制。
在國際上,巨災保險賠款一般佔到災害損失的30%-40%,我國比例尚不到3%。以汶川大地震為例,直接經濟損失是8451億元,保險只賠了不到20億元,佔比不足0 .2%。保監會主席項俊波曾公開表示,“如果我們建立了巨災保險制度,按照國際上的水準,我們只賠一半的話,比如整個損失的15%,保險業就能夠支付賠款1270億元左右,這樣就可以大大減輕政府和財政的負擔。”
根據保監會對巨災保險的規劃,今年將主抓制度設計、試點及積極推動立法三件事。項俊波表示:“要協調相關部門儘早出臺《巨災保險條例》,爭取國家對巨災保險的支援。”
雲南地震險試點將實施
災害頻發形成倒逼巨災保險制度的建立。6月1日起深圳先行試點的巨災保險,也只是我國建立巨災保險制度的初步探索。深圳市政府每年出資3600萬元向人保財險深圳分公司購買,用於15種常見自然巨大災害,覆蓋災害發生時所有在深人員的人身傷亡救助和應急轉移救助。人保財險承保該筆業務後,向中再、瑞再、太平再等再保險公司進行分保。
“楚雄的地震險試點應該很快就可以實施。”雲南某財産險公司總經理向南都記者稱。雲南的巨災試點側重於房屋保險,應對地震災害。試點方案修改將近一年,已經差不多擬定了。
此前,一位參與方案設計的保險人士向記者透露,雲南地震保險方案初步定為由政府統一投保,在楚雄市先行試點,承保農村農民住房。首批試點由人保財險和誠泰財險共同承保,中再財險提供再保險保障。
昨日,經過南都記者多方了解,現在的擬定保費支出主要由政府承擔,但是參保的農戶也需要給一定比例。不過,目前試點方案並沒有確定,所以,農戶需要承擔的比例也沒有明確。可以肯定的是,作為財政負擔的部分由省、州、縣三級財政按比例分攤。
成都試點農房險
南都記者發現成都在“巨災保險”的探索更先一步。四川保監局相關人士表示,巨災險整體試點方案仍在設計當中,而在成都開展的農房險試點是巨災保險的探索載體。近1200萬元財政資金帶動撬動158億元保險保障,35萬戶農村農房從此有了巨災保障。
中華聯合財産四川分公司表示,公司在2013年在成都試水的農村居民房屋保險,保險責任範圍便涵蓋了地震巨災風險及暴雨、洪水、火災等15種一般風險。去年,農房險為成都市35萬農戶近5795 .17萬平方米農村居民住房提供風險保障158億元,當年賠款支出290余萬元。
該保險在費率上,根據不同地質條件,以及不同的建築材質,分別別類設計保險費率,最低0 .03%,最高0 .25%,對應每平方米保險金額最低70元,最高600元,戶均保額3萬-5萬元。該公司相關人士透露,保費分攤採用市級財政70%,縣級財政10%,農戶自繳20%。
理賠時,保險公司根據房屋損失部位、類型及程度通過面積進行量化,設計出8大類16小類損失標準。成都農房地震保險按照“政府+市場”多層次分擔風險,當年賠付率點150%部分的賠付,也就是賠付小于或等於保費的1 .5倍時,由保險公司承擔賠付;150 %<賠付率點250%部分的賠付,由保險公司和成都市財政各承擔50%;最高賠付率為250%,也就是當年所收保費的2.5倍。
參保的農戶已經有獲賠的案例。崇州市大劃鎮崇鎮村余秀茹,2013年7月在中華財險四川分公司投保農村居民房屋保險,自繳保費12元,成都市財政補貼42元,崇州市財政補貼6元。2013年“7·9”暴雨沖毀房子後,2013年7月24日,她從保險獲得賠款4.6萬元。經過暴雨之後,余女士的村子參保率達到95%。
不過,因為是採用政府主導、商業運作、自主自願、共同負擔的模式,中華財險四川分公司2013年計劃投保率為50%,但各試點區縣實際投保率最高只有30%,最低的僅5%。另外,2013年投保的農村居民住房中,老舊房屋佔比約50%-60%,這部分房屋常出現反覆損失,容易出現道德風險,存在逆選擇風險。
上述保監局相關人士表示,頂層設計和下面試點將同時進行,城鄉居民住房地震保險的推出是大勢所趨。巨災風險管理機制仍需要進一步完善,推動建立由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巨災風險準備金和政府財政補貼組成的多層次風險分擔層級,有效防範巨災風險。
[連結]險企推商業房屋地震險
目前來看,地震險試點地區還很少。國內的保險公司鮮有承保因地震導致房屋被摧毀的情況。比如,在家庭財産保險條款中明確將“地震及其次生災害所造成的一切損失”列為責任免除。
不過,隨著巨災險和地震險的關注不斷提升,在市面上已經有保險公司推出了創新的商業地震險保險産品。南都記者發現,如果要附加地震的情況,則需額外添加購買附加險,費率較其他附加險高很多,一般在10%左右,賠償金額也是約定金額。
不過也有公司開發了性價比相對高的産品,以一年期為例,保費不到500元,地震財産損失賠償金額達到150萬元。而且附加地震人身意外傷害條款。不過,有嚴格的限定條件:只承保鋼混或磚混結構的住宅。地震芮氏震級在4.7級及以上且烈度達到6度以上,覆蓋範圍包括地震造成的房屋、裝修以及室內財産損失等。而且承保的房子必須是住宅房,而不能是商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