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保險 > 保險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外媒:外國保險商瞄準中國 不在乎短期不掙錢

  • 發佈時間:2015-12-19 07: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編譯 魏曉慧  責任編輯:王斌

  外媒稱,對於中國,一些海外保險公司採取了和其他公司一樣的態度:不要關注眼前利益,要關注發展。

  據英國《金融時報》12月13日報道,發展的確是值得期待的。兩年前,慕尼黑再保險集團預計,到2020年,中國將從2006年的全球第十大保險市場躍升至全球第三大保險市場。在此期間,中國的保費將從560億歐元(1歐元約合7.08元人民幣——本網注)躍升至4600億歐元。

  報道稱,中國規定禁止大部分海外企業擁有中國保險企業一半以上的所有權,因此合資企業是更受歡迎的經營模式。

  例如,英國保誠集團從2000年就與花旗銀行公司成立了合資公司。英傑華保險公司與食品和中糧公司所成立的合資公司已經有十幾年曆史了。唯一的例外是美國友邦保險有限公司,它是第一家獲得中國執照的海外保險公司。法國安盛保險公司是該國最大的海外保險公司之一。它的業務通過兩家合資公司進行:在人壽保險方面它和工商銀行合作,在財産和意外災害保險方面它于2013年與本土保險公司天平保險簽署了協議。

  這讓它抓住了機會,2012年規定改變允許海外保險公司經營利潤豐厚的第三方責任險之後,它進入了這項業務。該公司表示,它所在的兩家合資企業都是盈利的。

  安盛公司副CEO德尼·迪韋納説:“中國對我們來説很不錯,但這是長期項目。”

  報道稱,不過,儘管海外保險公司熱情地向中國投資,也有一些很難産生影響力。政府數據顯示,截至10月份的一年來,外國保險公司所佔人壽保險的市場份額是5.8%,佔財産和意外災害保險市場份額的4.8%。

  安永會計師事務所數據顯示,在2013年,三分之二以上的外國人壽保險公司未能盈利,而在財産和意外災害保險方面,這一數字不到一半。

  因此,一些海外保險公司開始採取不同的做法並不令人意外。

  報道稱,2015年11月,從1910年開始就在中國經營的德國安聯保險公司與高瓴資本集團和網路公司百度建立了新的合資企業。但是它關注的不是銀行和代理等傳統行銷渠道,而是關注數字機會,提供一些旅行、車輛和健康保險産品。(編譯/魏曉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