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保險 > 保險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生豬保險巧解病死豬無害化處理難題

  • 發佈時間:2015-06-09 06:07:15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近年來,病死豬帶來的食品與環境風險時有發生,諸如病死豬肉流向餐桌,黃浦江、贛江死豬漂浮等問題。保險業如何有效緩解甚至控制這些風險?位於錢塘江源頭的生豬養殖大縣——浙江省龍遊縣,最先“開動大腦”,研究出生豬保險與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的聯動機制,不但從源頭上有效預防上述問題,還實現了農戶、無害化處理中心、保險公司等多方共贏。

  記者了解到,當地大多數散養戶對待病死豬的處理方式都是直接丟棄掉。“最怕上面領導來視察時看到溝邊、橋邊有幾頭死豬躺在那裏,有説不出的尷尬。”龍遊縣畜牧局局長林海虎告訴記者,死豬問題讓他非常頭疼,老百姓不敢買包子、餛飩吃,養殖戶因此也十分憂愁。

  現在不同了。2014年3月,龍遊縣正式啟動生豬的無害化處理及保險理賠工作。1年來,養殖戶發現死豬積攢一定數量後就會向當地的無害化處理中心報案,一般在3天內,處理中心的收集人員會同保險公司的查勘人員到府“取貨驗貨”、填寫一份“四聯單”,並可據此理賠。“養殖戶除了存放成本外,不再花一分錢便可處理掉病死豬,同時憑單據從保險公司領取理賠款,這樣就不會再發生丟棄病死豬的現象。”林海虎介紹説,由此實現了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的“無縫對接”。

  “無害化處理中心採用較為先進的碳化處理方式,成本投入較大,保險機制的引入,保證了病死豬不外流,確保了無害化處理量,實現了無害化處理中心的可持續經營。”浙江集美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鄭燦告訴記者。

  “每處理一頭死豬,處理中心將獲得80元的政策補貼。所以,對於處理中心來説,處理死豬越多越有利;而站在保險公司的立場,則是死豬越少越有利。如此看,保險公司和無害化處理中心實現無縫對接之後,兩者是相互監督、相互制約的關係,這樣既可實現該機制的長效發展,又能保證畜牧部門獲取到的死豬數量的真實性,可謂一舉多得。”林海虎進一步介紹説。

  據了解,浙江省的農業保險由人保財險、太平洋保險等7家保險公司組成的共保體進行統一承保。值得一提的是,針對10公斤以下小豬死亡率較高而散戶最容易亂拋的現象,龍遊縣的保險機構在地方政府和保險監管部門支援下修改了傳統保險條款,將保險對象從原來只保大戶擴大到全部養殖戶,取消了每次事故一定比例免賠的規定,並將10公斤以下小豬納入保險範圍。人保財險龍遊支公司總經理詹春林説,“實際上,我們做到的是見死豬就賠,基本上是全責了。”

  數據顯示,龍遊縣病死豬無害化處理工作通過與保險機制密切結合,以經濟利益引導和鼓勵養殖戶主動報告、上交和無害化處理病死豬,較好地解決了以往農戶缺乏積極性、無害化處理不到位、環境和食品安全受到影響、地下死豬收購産業鏈難以杜絕等問題,無害化處理率基本達到100%。

  “下一步,浙江省將擴大生豬保險與無害化處理聯動模式的試點。”浙江省發改委相關人員表示,2014年在龍遊開展生豬保險試點以來,成效明顯,受到各界的高度肯定,年底已擴至蕭山、蘭溪、衢江、諸暨等地,還將進一步擴大試點範圍至浙江省42個生豬重點養殖區,目前該文件正在徵求意見中。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