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在第四屆復旦大學普惠保險與創新論壇上,《2024年城市定制型商業醫療保險(惠民保)知識圖譜》報告發佈。
報告顯示,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0月31日共新增惠民保産品12款,2024年新增産品中有58.33%的産品為傳統惠民保産品。其餘産品包括網際網路門診類、特定群體類、綜合責任類惠民産品。産品運營情況方面,截至10月末,惠民保正常運營産品共199款(其中傳統類惠民保産品為174款),在總産品中佔比約為66.78%。停售産品中,超過60%的停售産品存續時間為1期,産品運營時間越長,市場表現越穩定。運營3期及以上的産品停售主要原因為新産品的承接。
對於當前惠民保的發展態勢,報告稱,政府部門一直伴隨著惠民保的成長和成熟。當前,“醫療保障局指導,各地金融監管局監督”基本成為政府部門參與的標配。同時,惠民保項目的參保人群由最初僅覆蓋當地基本醫保參保人,逐步發展到增加城市“新市民”等靈活就業人員。目前更多的惠民保産品依據當地實際情況,將退役軍人、新生兒、戶籍人員、各類人才的直系親屬等納入保障。此外,惠民保整體迭代表現出“保障提升”“責任多元”的特點。
對近年來建立“惠民保特藥目錄”的討論,報告認為,惠民保特藥“目錄調整”需要兼顧一致性和差異性。由於單個惠民保項目的市場銷量有限,議價能力較弱,建立“基礎惠民保特藥目錄”有助於形成良好市場預期,更好地發揮商保支付作用。但需要給當地惠民保創新發展的空間,包括基於當地疾病發生率和藥企發展情況針對性處理。運營方面,“個賬購買”的應用能夠拉高醫保個賬杠桿,撬動醫保外費用保障,實現醫保個賬的“膨脹”。並且隨著數據共用和系統對接的完善,“主動賠”“直賠”模式將帶來更便捷和良好的理賠體驗。
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許閒表示,惠民保除了以低廉的價格為更多民眾提供健康保障,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教育和篩選作用,讓真正更需要保障的投保人自發選擇更高的商業健康保險保障,促進了社商融合的進程。
(責任編輯:孟茜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