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6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大宗商品價格下跌 IMF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 發佈時間:2015-10-12 04:29:43  來源:浙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中再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1%,此前預期為3.3%。將2016年的全球增長預期由3.8%下調至3.6%。IMF強調,目前全球經濟增長溫和且不均衡,發達經濟體與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境況不同,新興市場放緩正將全球經濟推向金融危機以來最疲弱的擴張週期。大宗商品價格下跌對大宗商品出口國産生不利影響。

  新興市場增速料放緩

  IMF最新一期《世界經濟展望》預測全球增長率低於去年,發達經濟體的增長將有所回升,而新興市場的增長將放緩,主要是因為一些大型新興經濟體和石油出口國增長疲軟。報告稱,全球實際GDP去年增長3.4%,但今年預計僅增長3.1%。預計明年增長將回升3.6%。

  IMF經濟顧問兼研究部主任Maurice Obstfeld指出,這些預測反映了世界經濟受到至少三股強大力量的共同作用。第一,中國的經濟轉型,從出口和投資帶動型增長及製造業,轉向更注重消費和服務業;第二,也是相關的一點,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第三,美國即將加息,這可能帶來全球影響,加劇當前的不確定性。在當前的全球環境下,經濟增長面臨著長期低迷的風險,報告強調,政策制定者需要提高實際和潛在增長率。

  IMF預計,發達經濟體今年的增長將小幅加快到2%,明年將達到2.2%。今年的增長加快主要反映了歐元區溫和復蘇和日本恢復正向增長,這得益於石油價格的下跌、寬鬆的貨幣政策以及金融條件的改善,在一些情況下還得益於貨幣的貶值。儘管預計2016年增長加快,特別是在北美,但由於投資下降、人口變化趨勢不利以及生産率增長疲軟,中期前景仍然低迷不振。

  IMF稱,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的增長前景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是不同的。但2015年的前景普遍在減弱,這些經濟體的整體增長率預計將從2014年的4.6%下降到2015年的4.0%。該區域經濟增長連續第五年放緩,這是多個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石油出口國增長減弱;對大宗商品密集型投資的依賴下降;信貸和投資繁榮之後的調整;以及其他大宗商品出口國(包括在拉美)在出口價格下跌後前景減弱。

  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

  IMF指出,鋻於近期前景所面臨風險的分佈狀況,全球增長更有可能弱于預期,而不是強于預期。

  報告概述了可能抑制全球復蘇的一些重要轉變:第一,石油和其他大宗商品價格下跌,這雖然有利於大宗商品進口國,但會使大宗商品出口國的前景變得複雜,其中一些出口國的初始狀況已經面臨壓力。

  第二,資産價格發生破壞性變動,金融市場波動進一步加劇,這可能使新興市場經濟體的資本流動發生逆轉。此外,希臘在歐元區的未來、石油價格急劇下跌的影響以及波及效應都可能引發市場動蕩。

  第三,美元進一步貶值可能給美元債務人帶來資産負債表和融資風險,特別是在新興市場經濟體。過去幾年裏,這些經濟體的外幣公司債務已經顯著增加。

  第四,一些地方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可能損害信心。

  IMF指出,許多新興市場提高了抵禦外部衝擊的能力。由於匯率靈活性提高、外匯儲備增加、在更大程度上依賴外國直接投資和本幣外部融資,以及政策框架普遍增強,許多國家目前能夠更好地應對不斷加劇的波動性。然而,在更複雜的外部環境下,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在以下兩方面之間將面臨艱難的權衡:一是在實際和潛在增長放緩的環境下支援需求,二是減輕脆弱性。各國的政策放鬆空間有很大不同,取決於宏觀經濟狀況和對大宗商品價格衝擊的敏感性,也取決於外部、金融和財政脆弱性。

  (據新華社)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