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過半期貨私募離場觀望

  • 發佈時間:2015-09-11 08:2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董錚錚  責任編輯:田燕

  突如其來的政策,令股指期貨市場陷入了“寒冬”。9月2日,中金所出臺空前嚴厲的管控措施抑制過度投機。一系列超強管控措施,讓股指套利、高頻,甚至股票對衝都變得極為艱難,大部分量化對衝産品面臨重創。

  期貨私募離場觀望

  一般來説,量化對衝産品的策略有三種。市場阿爾法策略(市場中性策略)、套利策略和CTA策略。“套利策略和CTA策略偏中高頻交易的佔多數,這種情況下幾乎沒法交易”,深圳一傢俬募人士表示,“我們産品規模小,有套保的交易編碼,目前阿爾法策略所受影響不大。”

  “股指期貨主力合約每天都在減倉,市場基本沒有流動性,唯一的選擇只有離場”,滬上一家知名量化對衝私募投研總監比較悲觀,“在流動性缺失的情況下,即使有套保編碼也難做。流動性匱乏,套保交易缺乏對手盤。同時,由於期指一直處於貼水狀態,空單無法建倉。市場容量小幾手空單就又重回貼水了。”

  多數私募無奈選擇觀望。據悉,不少新發行的産品已暫停募集或作退款處理,已發行的産品許多也處於停滯狀態。根據期貨資管網近期對50家期貨私募的統計數據顯示,65%的投顧選擇短期內暫停交易,觀望政策動向;近半數的私募認為2015年的投資機會主要是在股指期貨上,股指期貨新政對自己的投資策略産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僅3%的私募完全不受股指政策的影響。

  統計還顯示,11%的私募計劃清算旗下的部分産品,將資金退還給投資者。“對於單賬戶類資金來源佔比較高且以股指為主要交易品種的私募來説,將會面臨管理資金的流失,在對政策持續時間以及未來動向無法有效估量的情況下,尋求新的投資機會顯得尤為重要”,上述分析報告指出。

  量化對衝産品收益率正面臨下行風險。“以1個億規模的産品為例,目前大概只剩10%~20%的期指對衝倉位,收益率下降70%~80%左右”,前述私募人士表示,尤其是結構化産品的劣後級要承擔較大風險。

  轉戰商品和外盤

  市場環境劇變,一些私募選擇積極應對,尋求其他投資方向上的交易機會。有業內人士預言,股指期貨擠出的資金將流入到商品、固收或者外盤上。“國內限制措施出臺之後,我們公司來諮詢新加坡A50期指的客戶明顯增多”,直達國際期貨首席執行官艾元媛告訴記者。

  “最受私募關注的投資品種無疑是商品期貨中的相對活躍的交易品種”,期貨資管網的統計還顯示,對於已有或計劃尋求外部投資機會的私募來説,富時A50當之無愧是最受歡迎的外盤股指品種,95%以上的私募計劃尋求A50上的投資機會;恒指、標普500、道指、納斯達克指數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關注。

  62%的期貨私募已有成熟的其他策略正在運作,可及時進行資金配置的調整,38%的私募認為新策略的探索、測試需要一定時間,來應對投資環境的變化。除了國內商品期貨以外,11%的期貨私募正管理著投資外盤的産品;1/3以上私募有外盤股指的交易經驗。

  不過,轉戰商品和外盤等其他市場也並非易事。“今年以來商品期貨上的投資機會不多,而商品期貨市場的容量相對股指期貨市場小,對於資金規模大的私募機構而言並不好做”,有市場人士坦言。

  艾元媛也直言,外盤交易涉及到資金外匯管制等問題,客戶從開戶到入金以及交易有一個時間週期,實際開戶數和交易量的增加目前還看不出來。“機構産品參與境外市場只有通過QDII的渠道,並且有額度限制,從申請到實際操作也有一段時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