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銀行對國債期貨投機興趣大於套保

  • 發佈時間:2015-03-20 08:53:58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孫毅

  今日,10年期國債期貨品種將在中金所正式上市。根據中金所安排,10年期國債期貨首批T1509、T1512、T1603合約挂盤基準價分別為96.150元、96.190元和96.230元。

  國債期貨添新丁,業內人士對此非常期待。證券時報記者就市場關心的問題對上海耀之投資總經理王小堅、東海證券固定收益部研究部經理諶世光進行了採訪。

  據王小堅觀察,相對資産管理上的套期保值需求,銀行交易部門對國債期貨投機更有興趣。

  改變債市定價機制

  證券時報記者:5年期國債期貨的運用情況,主要有哪些策略?

  諶世光:我們是最早幾批申請到交易資格的券商之一,2013年10月份就開始做了。剛開始交易規模不大,最多時候大概七八百手,我們的策略以套利業務為主,包括期現、跨期套利,有時候也做一些品種和期現利差的策略,策略相對豐富,初期收益率還比較高,但今年春節以後降得比較厲害。

  5年期國債期貨市場不論是持倉還是成交量規模,都是穩步增長的。有了國債期貨後,價格實時連續,而且通過其價格還是反推出一籃子國債對應的買賣價格,給現貨市場一個指導作用。我們在實踐中也做過一些投標策略,發現國債期貨對現貨投標價格確實有一定影響。

  王小堅:我們企業是從2013年5月起組建團隊,當時還報備了第一隻産品,國債期貨上市後,我們第一個國債期貨套利的産品正式發行。到了2014年年初,與招商銀行私人銀行又發了一個規模1億元的套利産品,當時來看規模還是比較大的,因為那時候市場成交量還比較小,後面那個産品1年到期無風險套利收益率做到了9.3%左右。

  套利産品的主要策略還是傳統的期現套利,這塊體量最大。手上拿了國債,做一次回購加一次杠桿,同時賣出國債期貨。跨期和息差套利也都在做,但市場機會不是很多,也有風險。

  期間也碰到過困難,特別是去年4月、5月,成交量特別少,有時候一天只有幾百手,不過我們對國債期貨還是非常期待,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精力,現在成交量已經達到4.5萬手左右,市場發展很快。國債期貨改變了中國債券市場的行為方式和定價機制,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定價方面促進了定價的有效性、策略的豐富,也增加了利率市場風險管理的手段。

  銀行交易部門投機熱情高

  證券時報記者:1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會給市場帶來哪些變化?

  諶世光:首先,市場風險管理功能更加完善。原先是一維的,只有一個關鍵期限,現在有兩個關鍵期限,可以得到6個遠期收益率水準。總體上,我們對未來10年期流動性還是很有信心,新品種不會明顯分流資金,兩個品種聯動性會很好。希望以後還能推出兩年或三年的短期品種,這樣策略更加豐富。

  從交易角度來看,我們現在從事期現、跨期和跨品種套利,現券佔資比較大,活躍度也影響策略便利性。10年期國債期貨上市後,期限利差策略會更加便利,程式化策略也能更好地發揮功能。

  王小堅:金融機構對利率風險管理需要收益率曲線完善,10年期是很重要的一點,對組合的利率管理有效性會提高。交易方面,策略會增加,套利機會也會增加。10年期以上長期品種,久期更長,符合負債特性,杠桿更大,交易機會相對更多,保險機構可能會更加偏愛一些。

  證券時報記者:市場上,尤其是大型機構對國債期貨的認可度如何?

  王小堅:現在銀行對國債期貨産品已經比較認可,我們現在和銀行合作,包括已經發的産品或者在證監會報備的産品已有7家,還有一些是和券商資管部門或機構代銷的合作。近年,國債期貨相關策略越來越被機構和普通投資者認可。

  而總體上看,銀行對國債期貨還是有較大需求,只是很有意思的是,相對資産管理上的套期保值需求,銀行交易部門似乎對國債期貨投機更有興趣。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