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資訊 > 正文

字號:  

上海期貨交易所加快改革創新步伐

  • 發佈時間:2015-03-10 05:53:00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期貨市場是重要的風險管理平臺。市場本身的管理水準如何,不但會影響市場自身在國際大市場中的競爭力,也影響著市場參與者風險管理需求的實現程度。過去的一年中,上海期貨交易所按照中國證監會推進監管轉型,切實履行“兩維護、一促進”職能的要求,採取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為期貨市場穩健運作、改革創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功能奠定了堅實基礎。

  期貨品種序列進一步完善

  2014年3月21日,熱軋卷板期貨正式登陸上海期貨交易所,成為國內第三個鋼材期貨品種。截至2015年3月6日,熱軋卷板期貨上市近一年來,共成交302萬手,成交金額935.01億元,熱軋卷板期貨市場運作平穩,成為鋼鐵産業鏈管理價格風險的又一個良好工具。

  2009年上期所推出螺紋鋼和線材期貨後,我國鋼鐵行業對鋼材期貨逐步完成了從認識到熟悉的過程,越來越多的鋼鐵企業認識到鋼材期貨對穩定鋼鐵企業生産經營的重要作用,積極呼籲儘快上市熱軋卷板期貨,增加産業客戶進行價格風險管理的有效工具。

  作為又一主要鋼材期貨品種,熱軋卷板的上市有助於提升中國鋼鐵價格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提升我國在國際鋼鐵市場的話語權;有助於增加企業風險管理手段,豐富鋼鐵生産、流通和消費企業的避險工具;有助於完善我國鋼鐵類期貨系列,提升我國在亞太地區乃至全球大宗商品市場的影響力。

  2014年12月12日,中國證監會批准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展原油期貨交易。這意味著籌備多年的“中國版原油期貨”上市進入“倒計時”。隨著相關配套政策陸續推出,原油期貨有望在今年上市交易。業界專家認為,“中國版原油期貨”的上市,不僅會為原油的價格安全提供保障,也將是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的一大“抓手”。

  復旦大學教授吳力波表示,隨著國際原油衍生品交易的大規模發展,國際原油市場的金融屬性在不斷強化,與國際資本市場的聯繫也日益緊密。原油價格的大幅波動,加大了經濟運作的風險。在此背景下,中國亟需在原油定價市場謀求更高的話語權。

  “謀求原油定價權,首先要建立起自己的原油期貨市場。”期貨專家常清表示,由於期貨市場的公開透明且交易量巨大,目前全球主要的大宗商品都是在通過期貨市場建立起基準價市場,在現實的貿易中根據這一基準市場價上下調整,即相對基準市場價進行升貼水來結算。

  此外,上市原油期貨是我國期貨市場對外開放的重要嘗試,可提升我國期貨市場的國際化水準。

  目前,原油期貨上市的各項準備工作正紮實推進。在規則體系方面,上期所正謀求建立一套既結合中國期貨市場自身實踐經驗,又吸收採納國際期貨市場通行慣例的規則體系,以滿足境內外交易者需求;在國際業務發展方面,上期所旗下的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開展了一系列推廣活動和投資者教育,做好參與原油期貨的準備;在技術系統方面,上期所將為境內外交易者提供安全、高效、穩定的原油期貨技術系統。此外,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還分別與相關境內外銀行簽訂了合作協議,為建立高效、公正、安全的國際能源期貨交易平臺,引入境內外交易者參與原油期貨市場邁出了堅實步伐。

  另外,據了解,上期所還正穩步推進鎳、錫期貨的上市準備工作。2015年1月19日,上期所對鎳、錫兩大有色金屬品種期貨合約及交易規則公開徵求意見。

  有分析指出,鎳、錫期貨推出後,將給有色金屬企業帶來更完整的對衝保值鏈條。同時,鎳、錫期貨上市補齊了有色金屬期貨産品序列,對上期所著力推進的有色金屬指數也是很大的完善,後續與此指數掛鉤的衍生品的推出,將進一步滿足有色金屬産業鏈各類企業的風險對衝需求。

  同時,上期所還將不斷完善紙漿期貨合約、規則草案,與中國造紙協會開展緊密合作;加快有色金屬指數期貨、黃金期貨期權和銅期貨期權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朝著“建設成為亞太時區領先、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商品期貨、期權及其他衍生品的交易所”的新目標邁進。

  連續交易擴容 國際化再進一步

  2014年12月26日晚,上海期貨交易所連續交易再次擴容,螺紋鋼、熱軋卷板、天然橡膠和石油瀝青等4個品種正式步入連續交易時代。至此,上期所連續交易品種已達到10個,覆蓋了所有品種序列。

  連續交易制度的推出,是近年來國內期貨市場交易制度創新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國內期貨市場朝著國際化發展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

  上期所于2013年7月5日在國內交易所中率先推出黃金和白銀連續交易,隨後在當年12月20日增加有色金屬4個品種的夜盤。連續交易上線以來市場運作平穩,相關品種市場規模顯著擴大,投資者結構不斷優化,市場功能發揮更加充分。

  2014年全年,上期所連續交易總成交量為3.93億手,佔2014年上期所全年總成交量的23.35%;成交金額39.59萬億元,佔2014年上期所全年總成交額的31.33%。連續交易上線後,相關品種的交易量顯著增長,活躍品種的持倉規模明顯擴大,市場參與客戶數不斷增加。

  黑色金屬和能源化工品種的連續交易,已經是上期所第三批推出夜盤交易品種。新湖期貨研究所所長李強表示,這4個期貨品種推出夜盤,不僅為投資者規避隔夜持倉風險提供了交易平臺,同時也為産業客戶套保提供了更靈活的選擇。

  上期所相關負責人表示,上期所將進一步優化連續交易時間,研究提前開市時間,完善與國際市場的聯動機制,促進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的發揮。同時,進一步做好市場培訓和投資者教育工作,針對期貨公司、産業客戶、特殊單位客戶等投資者群體開展廣泛的業務培訓,提高培訓的專業性和針對性,擴大培訓的市場覆蓋面,引導投資者用好連續交易這一風險管理工具。

  嚴查違規交易 維護市場“三公”

  維護市場“三公”、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始終是上海期貨交易所的職責所在。2014年,上期所緊緊圍繞“大力推進監管轉型”以及“兩維護、一促進”的監管要求,採取一系列針對性措施,在嚴厲打擊各類違法違規行為、凈化市場環境的同時,加強科學監管與適度監管,不斷提升監管效能,為期貨市場的穩定運作與創新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在日常違規排查工作中,上期所堅持“著眼細節、深入挖掘”的處理原則,對交易違規行為做到及時發現、及時移交,最大程度縮短從違規發現到處理的時間,降低違規交易對市場帶來的影響程度。2014年共排查疑似違規交易行為129起,立案調查28起。其中,採取監管警示11起,自律處罰11起,終結調查2起,尚處調查期間4起。

  在異常交易行為的常態化監管方面,2014年共排查自成交、頻繁報撤單、大額報撤單及實際控制關係賬戶投機持倉合併超限等異常交易行為66起。針對達到監管要求的異常交易行為,通過會員服務系統通報15次、通過交易所網站向全市場通告1次、限制開倉1次。

  同時,上期所不斷改進完善現有監管業務規則與監管手段,加強“數字監管”,推進與監管機構以及會員、投資者之間的互動交流,緊跟市場創新發展步伐。

  為提升案件稽查過程中交易所與會員之間的工作效率,上期所從監察工作流程入手,建設啟用了監管資訊平臺,建立了會員反饋與跟蹤機制。此外,為加強會員合規檢查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上期所還上線了會員合規運作電子平臺,結合電子檢查的會員反饋結果開展現場檢查,從而做到有的放矢,提升現場檢查的實際效果。2014年共完成50家期貨公司的會員檢查工作。

  面對網際網路技術的迅猛發展,上期所積極探索“數字監管”,推動大數據分析平臺建設,加強投資者行為分析及市場風險研究。走訪多家大數據分析和挖掘的公司,試用相關分析軟體,並完成了歷史數據分析室的工程建設,搭建了數據分析硬體平臺。

  新的一年,上期所將主動推進監管轉型,切實提升監管能力,消化吸收國際先進監管系統,深入開展前瞻性的監管研究,確保監管能力與市場發展的速度相匹配。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