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業供需矛盾遭不減産策略 國內油價難逃九連跌
- 發佈時間:2014-12-09 08:04: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今年來,全球石油供過於求問題凸顯,外加近期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未宣佈減産等強壓下,目前油價還在加速下滑。業界預測,即將到來的新一輪國內成品油價調整難逃九連跌命運。由此造成的油企業績下滑、新能源發展遇阻現象也將進一步加重。值得注意的是,供過於求局面恐年內難以結束,行業中企業可能要到明年年中才能邁過這道坎。
價格:國內油價難逃九連跌
11月27日,來自歐佩克成員國大會的聲音“未能就減産達成一致”引起了業界較大反應及後續的蝴蝶效應。
卓創資訊公佈的原油價格指數已從6月20日的1418跌至12月4日的870.13,跌幅達38.64%。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價格狂跌背景下,跟著國際油價而變的國內成品油價也出現了狂跌。今年7月以來連續8次下調,構成了我國成品油價格史上最長的跌勢。業界對於新一輪油價調整普遍較為悲觀。中宇資訊估測,12月13日零時成品油零售限價最終下調幅度或拉寬至410元/噸左右,或創新機制以來最大調幅。
在業界看來,供過於求是油價持續下降的主因。卓創資訊提供的數據統計,去年12月至今年6月,全球石油供應量一直高於需求量,7月出現短暫供應量少於需求量12萬桶/天,8月後又開始供過於求。
石油行業分析師靳婷分析稱,之所以2014年供過於求表現較為突出,一方面,中國在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對石油需求拉動作用減弱。另外,供應方格局發生改變。“無論是油或氣,美國曾一直是消費大國。經過幾年在頁巖油氣方面的發展,到2014年,量的積累已經發生了質變。隨著國內油氣産量大增,對外需求下降,導致供需格局生變。”靳婷説。
此外,其他曾經的供應主力又在以多種方式保留市場份額,上述歐佩克未減産正被解讀為保市場的舉措。卓創資訊原油分析師高健介紹,現在,以沙特為首的産油國還在繼續實施價格戰,通過低價來迫使非歐佩克尤其是美國頁巖油減産。“因為目前歐佩克最大的競爭對手是美國。”高健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石油供應中有39%來自歐佩克,15%來自美國。
業績:油企壓力倍增
油價的狂跌給油企造成了不小壓力。中石油高管更是直言“虧大了”。甚至,“兩桶油”還因此調低了未來盈利預期。
中石油、中石化公佈的最新一期財報顯示,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中石油1-9月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微增0.8%,僅在三季度,該公司凈利潤279.23億元,同比下降6.2%。中石化方面,按中國企業會計準則,該公司前三季度營收凈利雙降,營收同比下降1.1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同比下降0.84%。
業內人士分析,三季度連跌的原油價格和成品油價格對油企業績造成較大壓力。“石化下游産品的價格隨著原油持續下跌,煉廠的原料成本反應又相對較慢,所以,在成本相對高位而成品價格迅速下跌的情況下,煉廠的利潤就會受到很大影響。即便是一體化程度較強的中石油和中石化,也會受到上游收入迅速下滑的拖累。”高健表示。
不僅如此,處於高歌猛進中的新能源産業也在這場油價跌勢中承壓較重。高健分析,化石燃料價格的下跌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新能源的經濟性。另有業界觀點認為,市場是逐利的,投資者需要回報,現在,低油價就大大壓縮了新能源的盈利空間。值得注意的是,這種阻礙在聯繫較為直接的新能源車上表現尤為明顯。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10月新能源汽車銷售5804輛,環比下降6.5%。
矛盾:供過於求短期難改
北京商報記者從普氏能源資訊公佈的數據發現,8-10月,國內石油需求均出現了不同程度同比上漲。至於為何在此背景下成品油價仍在下跌,靳婷解釋,我國不掌握原油定價權,而我國的成品油定價是參考國際原油價格變動,反饋的是國際原油價格走勢,而不是國內供需。靳婷在此強調,雖然國內需求量有提升,但整體而言,仍然是過剩的。
另根據高健對石油價格未來走勢的預判,“這輪油價頹勢可能會持續到明年年中”。俄羅斯石油公司高管稱,石油價格恐怕會在2015年年中跌破60美元/桶,預計2015年下半年油價反彈。高健預測,破60關口後,包括沙特在內等主要供應方都存在減産的可能。
“現在美國的頁巖油仍然沒有減産跡象,雖然近期美國鑽井許可出現大幅下滑,但是最終對産量的影響會在4-6個月後顯現。換句話講,在明年二季度前,原油市場還將是供應過剩的局面。”高健分析説。近日,有消息稱,美國12大頁巖區10月的新井開採許可減少了15%。高健解釋,許可下發到最終生産,中間還要經歷較長的鑽井時間,所以,許可減少並不會立刻對市場産生影響。
全球石油供過於求的持續將進一步對油價施壓,傳導至國內成品油價,恐是跌勢難止。因此,業界普遍對於油企今明年的業績表現不持樂觀態度,新能源發展也可能進一步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