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歐佩克會議難止油價下跌

  • 發佈時間:2014-11-25 09:50:00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王雲松  責任編輯:羅伯特

  今年夏天至今,國際石油價格已經從高位下跌了約30%,至每桶70至80美元區間,且有持續下跌的勢頭。預計,將在11月27日召開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部長級會議通過減産而干預油價的可能性增大,但分析認為,干預所能帶來短暫的反彈無法徹底解除市場對油價繼續大幅下跌的擔憂。

  據歐佩克官方統計,2013年,歐佩克石油儲量佔世界已探明總儲量的81%,總産量佔世界的近40%。依靠其豐富的石油儲量及在國際石油市場上所佔份額的優勢,歐佩克通過調節石油産量對國際市場石油價格的漲落髮揮重要作用。據估計,如果歐佩克各國能夠達成一項每天減少50萬桶石油産量的協議,油價將因此得到強有力支撐,在未來幾個月內有望重返90美元。

  但目前,高盛、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等多家金融機構看空石油價格,紛紛下調了2015年油價預期,70至80美元是較為普遍的價格預期。另據國際能源署11月14日公佈的月度石油市場報告顯示,除非全球原油産量減少,否則直至2015年上半年,油價都可能保持下行態勢。國際能源署在報告中指出,由於經濟增長放緩,而且美國頁巖油氣産量持續擴大,“油價重返此前高位可能變得遙不可及”。

  就目前情形看,歐佩克成員國間對於是否通過減産來維持石油價格穩定這一議題上仍有巨大分歧。由於歐佩克現有的12個成員國原油生産成本、對原油出口依賴程度及減産的接受程度不同,勢必會導致此次部長級會議産生更多的分歧與阻力,使減産面臨更大的壓力。

  委內瑞拉和厄瓜多希望通過減産保證油價處於相對高位。本月中旬,委內瑞拉外交部長拉米雷斯訪問了阿爾及利亞、卡達、伊朗和俄羅斯等數個世界主要産油國,月底還將訪問厄瓜多和墨西哥等拉美主要石油生産國。分析人士認為,拉米雷斯此行希望遊説更多的國家採取聯合行動,支援委內瑞拉和厄瓜多將在歐佩克部長級會議上提出的減産保價建議。

  作為分歧的另一方,部分海灣國家的減産意願並不強烈,而是有意通過減價來繼續擴大原油出口量,以維持各自在國際市場上所佔份額。有分析人士認為,上月國際油價大跌的幕後推手是歐佩克最大的産油國沙烏地阿拉伯。正常情況下,沙特應當與其他石油生産國一起削減産量以支撐油價,但沙特卻在10月初宣佈下調對所有地區的11月原油售價。之後,伊拉克與科威特也先後降價,積極參與價格戰。

  埃及地區戰略研究中心研究員伊曼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歐佩克內部各成員國之間對於減産來止跌油價存在巨大分歧,沙特曾經表示能夠接受一年之內原油價格維持在70至80美元價位,這意味著雖然目前油價已嚴重下跌,但並未觸及沙特等一些産油國的心理價位,沙特等國正好可以利用這一時機擴大自己石油出口,搶佔市場。

  沙特此番降價極有可能是針對美國頁巖油生産商,因為頁巖油是沙特原油出口市場份額最大的威脅,沙特希望壓低油價迫使這類能源企業減産。也有分析認為,此次油價下行或許是美國和沙特串通的結果,為的是打擊倚重石油出口的俄羅斯、委內瑞拉和伊朗等國經濟。但沙特石油和礦産資源大臣阿裏·納伊米對此予以否認,“我們不尋求將石油政治化,我們也不會與他人合謀對付任何人。對我們來説,這是一個供求問題。這完全是生意。”

  對於此次歐佩克部長級會議的最終結果,《歐洲與非洲石油新聞》資深主編斯圖亞特·艾略特認為或將出現三種情形:其一,各成員國之間分歧巨大,沒有形成任何決議,由此導致油價進一步下跌;其二,歐佩克內部可能重申堅持日産原油3000萬桶的標準,各國能切實履行該日産上限,並産生減産效果,從而會對油價産生提振作用;其三,各成員國內部達成削減日産量保持油價穩定的共識。

  當然,即使歐佩克成員國達成削減協議,究竟能對油價有多少提振效果,還難以確定。科威特通訊社援引科威特石油大臣阿裏·奧馬爾的話説,他不認為歐佩克會減産,減産也不一定能提振油價,因為全球其他産油國的産量維持在高位。開羅美國大學政治系主任克萊門特·亨利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也表示,在美國頁巖油氣大繁榮的狀況下,即使歐佩克産油國做出減産決定,美國等非歐佩克産油國減産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如果非歐佩克産油國借機擴大石油産出,減産效果會大打折扣,油價能否上行仍難以預期。

  (本報開羅11月24日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