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貨研究所“變形”
- 發佈時間:2014-09-29 00:30:39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畢曉娟
期貨經紀業整體盈利狀況持續惡化,成為壓倒一些期貨研究所的最後一根稻草。
據記者了解,今年上半年,全國155家期貨公司營業收入、手續費收入和凈利潤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期貨公司共實現凈利潤12.48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2.49億元同比下降0.08%;營業收入合計為78.59億元,同比下降1.96%;手續費收入累計為41.57億元,同比下降27.36%。
“市場環境太差,現在研究員轉型是大出路。”一家期貨公司的員工小李告訴記者,目前期貨行業利潤不佳,除了實力領先的幾家公司,其他期貨公司研究部都要選擇新的出路。
以小李所在的公司為例,因集團股東方決定,從今年8月開始,雖然對外還有研究諮詢部,但內部實則沒有專門的研究中心了,公司已經把研究人員按品種編入各個相關事業部,或者成立獨立的事業部。
“期貨行業利潤那麼薄,股東自然會想到回報,營業部也不能説撤就撤,而研究部門的成本比較高,産出又難以界定。公司高層縮減成本自然會先從研究部門入手。”小李説。
安信期貨研究所所長馬春陽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的採訪時表示,在傳統經紀業務作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的階段,個別期貨公司根據自身的戰略定位,取消研究部門,主要出於兩種考慮:一是更好地與經紀業務結合,避免閉門造車;二是降低中後臺部門的運營成本。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分析師能直接面對客戶,産業滲透相對深入,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譬如事業部分析師之間相互隔離,對宏觀經濟、政策與事件的了解往往停留在資訊層面等。
寶城期貨投資諮詢部總經理陳裏則表示,部分公司將分析師安排到各大事業部主要是出於服務産業客戶,有效開拓市場考慮。最大的好處是研發與市場的無縫對接,研發直接帶動開發,避免過去兩者脫節的現象。缺陷是容易形成各自為戰的局面,公司層面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系統的研發體系。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