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期貨專家看商品狂歡:供需關係出現轉變

  • 發佈時間:2016-04-25 07:57: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投資者小林上週末趕到杭州參加“2016第10屆中國期貨分析師暨場外衍生品論壇”之前,壓根沒想到自己會擠不進會場。面對堵在門口的黑壓壓的人群,他以為自己跑到了一個當紅明星交流會現場。

  小林其實沒有錯,商品期貨就是目前市場最搶眼的明星。近兩個星期以來,商品期貨幾乎成了多頭的“嘉年華”,黑色、農業、貴金屬以及化工等板塊輪番上漲,文化商品指數兩周內漲了8.8%。其中,焦炭期貨主力價格兩周內上漲32%,鐵礦石、鄭棉等期貨主力兩周內漲幅也均超過20%。

  儘管三大商品交易所連續出招降溫,但多頭的兇猛氣勢仍沒完全剎車。上週五,日盤商品期貨雖作短暫調整,但夜盤仍有滬鋁、焦炭、PTA三大期貨主力盤中衝擊漲停。

  在出席杭州論壇的期貨行業專家看來,商品期貨正在演繹一波不可忽視的反彈行情,不過大級別商品牛市還不會出現。

  供需關係出現轉變

  這輪商品反彈,是貨幣因素多一點還是基本面因素多一點?這是當前投資者非常關心的話題,因為這將決定後市商品反彈的力度與高度。

  敦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宏觀策略總監徐小慶認為,所有資産價格的上漲背後一定有貨幣推動,貨幣增長是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不是説投放足夠多的貨幣就一定會引發資産價格上漲。

  為什麼今年會推動商品價格上漲?徐小慶認為,除了貨幣寬鬆的預期之外,還有兩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分別是財政政策和房地産政策,這兩個政策引導了整個流動性從過去的金融資産轉向了實體資産的需求。其中,財政政策會加大基建投資的力度,房地産政策會鼓勵老百姓購房,而購房最終會由房地産銷售向房地産投資傳導,這中間將會導致商品需求的回升。

  徐小慶稱,本輪商品價格反彈本質原因在於供給與需求關係出現轉變。今年年初至今,各類過剩産能行業貸款餘額均出現負增長,顯示資金沒有流向過剩産能行業。此外,今年出現的企業債違約風險也説明産能正在出清。而需求方面,在經濟反彈的背景下,商品需求正在回暖。

  中泰證券研究所副所長篤慧則用數據佐證了鋼鐵行業存在這種供需轉變狀態。他説,目前鋼材社會庫存已跌回2009年水準,逼近歷史底部。2016年—2017年鋼鐵新增産能將維持逐年下降趨勢。而需求方面,2015年四季度至2016年一、二季度鋼産量需求遞增,由前期淡季不補庫轉向一、二月淡季補庫,最後進入旺季疊加産業鏈補庫。

  據篤慧判斷,今年整個鋼鐵行業會形成庫存、産能和需求三週期共振的狀態,而且都會往好的方向發展,帶來的盈利彈性將超出市場預期。“鋼鐵價格在目前的經濟反彈力度下還能有如此大的漲幅,最核心的原因就是庫存。”

  永安期貨研究中心副經理王金也對上證報記者説,此輪商品大反彈,一方面是需求已有所改善,政策上也有所轉機,其中供給側改革是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由於供給側改革,一些産業供需關係改善比較明顯,比如鋼材的開工率一直沒有起來,煤炭領域的焦化産能的開工率也一直起不來。

  部分品種反彈可能會持續

  有了基本面的支撐,加上貨幣因素的推動,期貨專家們普遍認為,這是一波不可掉以輕心的反彈行情。

  “反彈時間可能會持續一年到一年半。”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朱斌對上證報記者説,從投資角度來看,看多更容易與市場節拍相吻合。

  魯證期貨研究所副所長孟憲強則認為,基於農産品與工業品不同的基本面,農産品可能正在醞釀比較大級別的牛市行情。他認為,目前甘蔗、棉花等一些農産品已在實質性去産能,但農産品需求卻是剛性的,因此部分農産品可能呈現震蕩向上或者震蕩偏強的走勢。

  不過,商品反彈至今,那些漲幅比較高的品種已累積了一定的風險,因此專家們建議投資者謹慎操作,注意防範風險。

  徐小慶認為,今年商品一個大的投資方向還是逢低買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