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大宗商品 “苦” 海中 “沉淪”

  • 發佈時間:2016-01-18 09:34:48  來源:東方網  作者:羅希  責任編輯:張明江

  新年伊始,全球金融市場迎來“開門綠”。股市低迷下,資金流入國債市場尋求避險,美元指數一度快速回落。商品市場同樣慘澹,美原油價格跌穿30美元/桶關口,創近12年的紀錄低價,並在大宗商品市場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有色金屬市場雖然有政府收儲和産業聯合保價等措施,但仍難敵市場化的力量,其展開又一輪下跌,LME銅價再度逼近歷史新低。

  從經濟數據的表現看,美國就業數據表明就業情況良好,2015年12月非農就業增加29.2萬人,時薪同比上升2.5%,失業率停留在5%,這主要受益於基數效應以及耶誕節短期用工需求。總體上,美國就業前景較為樂觀。從金融服務業,到建築業,再到零售業,美國就業復蘇跡象越來越明顯。

  市場會繼續關注2016年1月的非農就業情況,因為這與美聯儲在2016年加息節奏密切相關。目前,投行預計3月會有第二次加息,全年利率上調2—4次,而下半年的加息腳步將受控于經濟形勢。

  回到大宗商品本身,為何尋底之路如此漫長?特別是國內有色金屬行業,經歷了2015年12月行業協會密集開會、減産保價、現貨惜售,期貨價格確實小幅反彈,但是2016年1月以來,有色金屬期貨價格再次進入下行通道。此輪下跌雖然看上去與人民幣匯率波動及股市快速下跌有很大關係,但更深層次的問題依然在産業自身。

  以銅為例,2015年12月中旬,市場傳言,國儲將收儲30萬噸,該收儲量將扭轉短期供求結構。然而,隨後的報道稱,國儲實際計劃收儲僅15萬噸,低於市場預期。現貨市場上,進入農曆臘月,下游廠家陸續放假,裝置停産檢修,銅需求清淡,報價和走量雙雙低迷,加劇了供需失衡程度。從貿易角度來看,匯率因素拉開了外盤銅和內盤銅之間的價格差異,內盤商品價格相對外盤價格較為抗跌,套利窗口再次開啟。進口利潤驅動下,資金開始拋售滬銅,進而在盤面形成壓力。因此,對於有色金屬板塊而言,空頭的陰影揮之不去。當然,近期,收儲或行業聯合保價可能再次出現,做空過程不會像前期那般順暢,市場參與者當控制相應的節奏。

  展望春節前的行情,原油價格持續走低的大背景下,商品市場難有起色。資金避險情緒將推動國債期貨和黃金演繹較為“華麗”的一幕,而有色金屬板塊將在下跌走勢中受到減産或者聯合保價的提振,至於黑色産業鏈,鋼廠減産困難重重,能否順利減産成為交易邏輯的關鍵,近期建議規避。

  (作者單位:海證期貨)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