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期貨 > 期貨機構專欄 > 正文

字號:  

董登新:股指期貨做出“犧牲”

  • 發佈時間:2015-09-22 02:32:43  來源:新京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畢曉娟

  昨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新京報記者表示,違規違法的高杠桿融資、政策牛市引起的,透支了上市公司業績,必然引起暴跌。而監管層救市百日達到了良好的效果。兩融餘額重回萬億元以下,場外配資超6成被清理,A股回到相對健康的狀態。

  新京報:6月15日暴跌以來,至今已有百日。這一輪暴跌的根源是什麼?

  董登新:杠桿+政策是導致本輪股市暴跌的根源。

  新京報:為何這麼説?

  董登新:眾所週知,違規違法的高杠桿融資包括場外配資、場內突破監管底線的高杠桿融資融券。杠桿資金放大了股市的泡沫,將泡沫膨脹到了極限。

  從政策層面來講,我們是“政策市”。監管層對於股市是呵護的,將本輪牛市稱之為“改革牛”。這也就相當於在政策層面對牛市的認可,激發了更多人參與“瘋牛”行情。

  杠桿+政策則把本輪股市泡沫膨脹到了極限,嚴重透支了上市公司的業績,必然引起暴跌。

  新京報:監管層逐步加大對兩融的管控以及場外違規配資的清理力度,目前兩融餘額已經回歸到萬億元之下,超64%的場外配資賬戶遭到清理。你認為監管層管控的結果如何?

  董登新:這是監管層去杠桿化和擠壓泡沫的結果,是成功的,也是有必要的。兩融規模重新回到萬億元之下,是相對健康的規模,預計會是將來一個健康的常態。逐步清理場外配資也使得市場逐步恢復理性。

  新京報:除了兩融規模以及場外配資恢復到健康狀態之外,當前股指也逐步平穩。你認為當前救市的結果如何?

  董登新:我想這是救市達到的良好結果。在股市的暴跌當中,監管層啟動了救市,緩解了暴跌的速度,延緩了暴跌的期限,使得市場的波動相對平穩。

  但是,牛熊轉換是個規律,這是客觀現實。從目前的表現來看,A股處在熊市當中。救市不是為了顛覆牛熊交替的規律,而是要減少波動。

  新京報:判斷熊市的依據是什麼?

  董登新:很顯然從最高點到最低點,已經打破了牛市上漲的通道,市場低迷,市場進入了另外一種軌道。

  新京報:這輪救市中,股指期貨也被指責為暴跌元兇之一,此後,監管層逐步加強監管,目前每日開倉量超過10手就被視為異常交易。

  董登新:從監管的角度來看,需要遮罩掉一些噪音。由於股指期貨可以做空,監管層為了救市逐步縮減股指期貨交易。因此,股指期貨做出了一定程度的犧牲。

  新京報:除了上述措施之外,本輪救市還伴隨著打擊了一系列違規行為。比如近期的中信證券高管、證監會主席助理的落馬。這對於救市來説意味著什麼?

  董登新:這對於資本市場和救市來説非常重要,這是法制化的表現。打擊重大違法違規,能起到威懾違法犯罪的作用,這也是市場化和法制化改革的重頭戲。同時,這是救市重要的配套措施,做給投資者看的,能夠提振市場信心。

  新京報:你預計下一步監管層救市還會採取什麼措施?

  董登新:可以預計市場下一步會重新回歸到市場化、法制化改革。

  9月18日,在股市震蕩百日的節點上,國務院發佈《關於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若干意見》,要求逐步擴大金融業開放,這表明政府堅定市場化、法制化的改革方向。

  本版采寫/新京報記者 金彧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