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老手教你三招洞察其中投資價值
打折買基金是市場的利好,自從減持新政出臺後,受場內交易拋壓影響,場內定增基金折價率快速上升。不少市場人士認為,場內定增基金高折價提供了較好套利機會,那麼,該從哪些角度和指標看待這類投資機會?除了高折價,決定場內定增基金的投資安全邊際還有哪些因素?
過半定增基金折價超10%
數據顯示,截至6月9日收盤,27隻場內定增基金的平均折價率達到11.40%。其中,九泰基金旗下的九泰銳益、九泰銳富、九泰泰富3隻基金折價率皆在20%以上,九泰銳益以23.76%折價率位列首位。另外,九泰銳智、銀華鑫銳、財通福盛等12隻場內定增基金折價率也介於10%-20%之間。總體來看,折價率在10%以上的場內定增基金數量共有15隻,佔比為55.55%。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場內定增基金高折價主要受減持新規的影響。根據減持新政要求,定增持有股份解禁後需要滿足連續12個月在二級市場減持比例不超過持有股份的50%,每3個月二級市場減持股份不超過總股本的1%等規定。
北京一位中型公募基金經理稱,場內定增基金的高折價為投資提供了較好的安全邊際,在減持新規出臺後,定增基金遭遇拋壓,折價率加大,有些具備較高安全邊際的定增産品已經進入了佈局時點。投資者在二級市場買入後,還有機會享受到基金凈值增長和折價回歸的雙重收益,整體上機會要大於風險。
滬上某基金公司專戶投資經理認為,減持新規出來之後,部分資金拋售,定增基金的折價擴大,但目前價格已經反應出了這種預期,現在大家已經看到了其中的套利機會,成交量可能會比之前踴躍。
三個角度考察投資價值
隨著近日股市行情的演繹,高折價的九泰系列定增基金漲幅較大,定增基金的折價率有所收窄,那麼,對於定增投資來説,該用哪些指標來判定該類産品的套利機會和安全邊際呢?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折價率只是場內定增基金投資價值的其中一個指標,要想做好套利交易,還要詳細了解基金底層資産折價率、基金估值方式和到期時間、基金的定增項目倉位等指標綜合來考慮。
1、底層資産折價率。
滬上上述基金公司專戶投資經理認為,做定增基金投資,不能單純看場內定增基金的折價率,還要看參與的具體的定增項目,定增本身就是有一定折價拿的,應該具體考察與現在市價比較一下有多少安全墊。
浙商資管總經理助理、權益投資總部負責人兼投資經理陳旻也認為,選場內基金關鍵還是要清楚底層資産是什麼,具體可以通過最近的季報,穿透中簽標的,看到底有多少項目浮盈,多少項目浮虧,對這些品種長期未來前景是否看好。
陳旻稱,“如果穿透看定增基金,發現配置的項目都集中在中小盤上面,可能就會比較擔心,未來解禁之後,二級市場只能賣一半,還有一半隻能通過大宗交易,這個壓力會比較大;如果穿透之後,發現配置多在一些價值白馬的標的,就可能會比較有信心。做定增投資不能單獨看折價率,要穿透看具體項目。”
2、看基金估值方式和到期時間。
定增基金的估值也有一定的特殊性,做定增基金投資還要了解這類基金估值方式和到期時間,這都對折價的回歸有較大影響。
滬上上述基金公司專戶投資經理認為,定增基金從估值的角度看,屬於易跌難漲,漲的時候慢一些,跌的時候快一些。封閉期的定增基金估值要看交易日的收盤價和拿項目時的價格差價,再除以封閉期剩餘時間。這也就意味著,估值並沒有完全反映出來折價安全墊的程度,不能通過每天的估值完全體現出來。
該投資經理稱,“選場內基金的話,如果説估值有折價,剩餘的期限不長,這也就意味著很快就能變現。同時,場內場外的折價,再加上估值和參與項目的價格也會有一定的折價,就具有一定的安全邊際,很快轉為開放後,通過二級市場贖回,這種場內基金就比較好。因為在開放的那天,二級市場價格和凈值是收斂的。”
滬上上述負責定增投資的公募基金經理稱,場內定增基金折價率大小不一,這個因素比較複雜,和基金的規模、基金公司品牌都有關係,有點類似二級市場的供求關係。比如,有的公司認知度高,交易比較活躍,可能産品的折價就會相對小一些。或在臨近解禁期時,折價也會小一些。
3、看基金中標定增項目倉位。
此外,定增基金中標定增項目的倉位對投資也有很大影響。陳旻分析,定增項目倉位佔比越高,凈值波動的壓力越大。比如一隻倉位只有15%的定增基金,即便投的項目都浮虧,損失也不大,因為現金類資産還能放回購、買債券,都能獲得回報,不會出現太大的風險。假設折價是八五折,可能就是比較有誘惑力的折扣,持有到期還是可以看到套利空間的。相反,如果一隻基金定增倉位85%,這麼重的倉位在下跌壓力會比較大,即使折價率高達40%,風險也很高,還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但在陳旻看來,現在這個時點,對長線資金來説肯定是一個比較好的參與定增的時點,但這也是理論上存在,因為現實中定增項目的折價還是相對較少。
滬上上述負責定增投資的公募基金經理也表示,對於定增基金的倉位高低,還是要看持有人個人對市場的判斷。如果對行情看多,高倉位基金凈值上漲也更快一些;如果對未來行情悲觀,高倉位就是風險。
據中國基金報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