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一輪牛熊市的劇烈轉換後,很多投資者都會發出這樣的感嘆——與其追漲殺跌,不如耐心堅持定投。通過基金定投,投資者可實現分批投入、平滑風險、聚沙成塔的效果,避免低位不敢買、高位追太多的投資心理誤區。
由於基金定投具有簡便易行、紀律性投資的特點,又被稱為“懶人投資”。很多投資者極易帶著較高的收益預期盲目投入,實際上“懶人投資”並不等於只投不管,坐享其成,投資者還需理性規避以下誤區。
誤區一:複利效應 加倍得利
複利效應被稱為第八大奇跡,經常被用來證明長期投資的有效性。但在投資實際操作中,複利效應的效果取決於基礎市場和具體標的選擇。特別是在A股這種典型的新興市場,由於波動幅度大,牛短熊長,對於定投週期的時間跨度更要有充分預期。
根據海通證券對A股市場歷史數據的量化統計,以簡單年化收益率為標準,定投一年的投資效果,最差時年虧損幅度高達51.36%,盈利概率只有50.36%;定投三年時,年最大虧損幅度則縮小到10.70%,盈利概率升至63.48%;定投五年時,年最大虧損幅度只有4.81%,盈利概率高達75.82%;定投七年時,最差的投資效果也可以實現3.73%的年收益率,盈利的概率高達100%。
由此可見,想要獲得真正的複利效應,必須投資足夠長的週期。一般情況下,在市場進入熊市後,很多投資者無法忍受虧損,選擇贖回或者停止定投,這就違背了基金定投的基本原理,把潛在投資機會變成了真實虧損。
特別需要明確的是,任何投資效果的實現,都離不開進場和離場時機的選擇。對於定投來説,退出時機比進入時機更重要。由於定投屬於長線投資方式,所以進場時機相對不重要,離場時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實際投資效果。投資者可採用止盈策略,當定投收益率達到某個預設值後贖回,從而將浮盈鎖定為“真金白銀”。
誤區二:定期定額 永不改變
不管是單次投資還是定期投資,最終的投資收益率,一方面取決於市場環境,另一方面取決於本金規模。在上升週期中擁有大額低成本籌碼,才能充分享受到市場上漲收益。
基金定投經常面對的一個苦惱是,當市場出現一輪顯著上升週期時,由於總投資金額不足,特別是市場低位時積累的籌碼不足,導致升值效應不明顯。
實際上,基金定投有更聰明的玩法,即定期不定額,甚至是不定期不定額,可以參照某個重要的中長期均線或者按照市場指數波動幅度,在調整期加大買入頻率。通過越跌越買,在市場低位積累足夠多的基金份額,在市場上升週期,逐步減少買入量,最終實現基金份額分佈的金字塔結構,以充分獲取市場上漲收益。
誤區三:一隻基金 一成不變
基金定投是一種投資方法,不等於死守一隻基金,定投基金品種的選擇,與投資者個人年齡段對財富不同的需求有關。
定投時間越長,積累的投入資金和潛在資本利得總和越大,基礎市場的波動所産生的影響也就越大。投資者在生命週期不同階段,對投資風險敞口的要求不同。例如,在收入較高且對財富期望較高的中青年階段,可選擇如廣發中證500、廣發環保等成長性高、波動幅度大的權益類指數産品進行定投,並對每月定投金額和持有總資産保持高風險配置。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