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Exchange Traded Funds)全稱為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是一種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特殊類型開放式基金。ETF最大的特點在於其申購、贖回以一籃子股票為對價,並且可以做到變相T+0交易,是當前運作效率最高的一類場內基金産品。在美國市場ETF已成為投資者的寵兒,不但規模屢創新高,並成為高收入、高知階層的投資必備工具。ICI研究發現,持有ETF基金的家庭整體收入、家庭金融資産較高:持有ETF家庭的年收入均值為11萬美元,而所有美國家庭的年收入均值僅有5萬美元。同時,持有ETF家庭的接受4年大學及以上教育的比例達到65%,而美國所有家庭這一比例僅有32%。
在海外大眾普及率極高的ETF似乎在國內卻遭遇發展瓶頸,大多數投資者看到ETF三個英文字母就本能的犯怵,認為ETF應該是專業投資者的專屬産品,實際上大眾投資者也可以輕鬆玩轉ETF,且ETF相比其他公募基金産品在成本、交易便捷性等方面有著諸多優勢。
(1)較低的運作和進出成本
ETF的低成本表現在低固定費率和進出成本兩個方面。以國內ETF為例,在固定費率方面,ETF的管理費和託管費合計只有0.6%每年,僅為其他類型指數産品的一半左右,相比主動基金更是僅為三分之一左右,此外極低的換手率和交易佣金率讓ETF每年相比主動基金的交易費用節省比例可達90%以上。在進出成本方面,ETF免申購、贖回費,二級市場交易僅收取券商交易佣金,且無須繳納印花稅,而場外基金則要收取超過1%的申贖成本。
(2)組合和凈值透明,風險收益特徵穩定
ETF每日公佈申購贖回清單(PCF),持倉組合非常透明,且由於基本滿倉運作,其跟蹤誤差在所有指數産品中是最低的,保證ETF風險收益特徵能夠始終與標的指數保持一致。同時,交易所每間隔15秒就會更新ETF參考凈值(IOPV),相比傳統場外基金的未知價原則,ETF投資者更方便鎖定自己的成本與收益。
(3)交易便捷性
ETF兼具一級市場的申購、贖回機制和二級市場的買賣機制,使得其交易便捷性大大提升。且由於實時套利機制的存在,二級市場價格與凈值的偏離度不會太大,有利於投資者控製成本。同時,由於場內電子化交易的普及,海外發達市場ETF甚至可以實現24小時不間斷交易,大大提升了全球投資者的交易便捷性。
ETF雖然是被動指數工具,但並不意味投資者只能被動持有ETF,實際上ETF應用場景非常多樣化,除折溢價套利、期現套利、ETF期權套利等專業性較高的投資方式外,投資者也可以使用ETF進行如下應用:
(1)波段操作的便捷工具
ETF基金由於跟蹤誤差小、交易便捷、進出成本低,非常適合交易型投資者進行“波段操作”。投資者無需判斷個股特殊情況,只需在自己認可的市場“相對低點”買入或申購ETF,在合適的位置賣出即可,有效避免了“賺了指數不賺錢”情況的發生。而主動基金由於倉位不透明、基金經理主觀影響等情況,並非市場擇時的最佳工具。
(2)資産配置的底層工具
目前海內外ETF工具已非常豐富,除權益ETF外,債券ETF、商品ETF、外匯ETF等也層出不窮,且各大類資産ETF已逐步細化到各個風格與領域,投資者完全可以通過ETF實現全球化大類資産配置。同時,海外市場當前盛行的“核心—衛星資産配置”策略即以ETF為主要標的:即投資者把絕大部分資産投資于指數ETF,這部分資産稱為“核心資産”,主要目標是分享市場收益;其餘資産進行主動投資,分別投資于各類風格的基金或特定股票,以求獲得超額回報,這部分投資稱為衛星資産。
“核心—衛星資産配置”將主動投資策略與被動投資策略有效結合起來,兼備“指數化投資低成本、風險收益特徵明確、長期收益可期和主動投資獲取超額收益”兩方面的優勢,為投資者提供了在有效控制相對投資風險的前提下獲取超額投資收益的機會。
(3)ETF作為倉位管理的蓄水池
ETF不但可以用來波段交易和資産配置,其在投資管理中也常常起到“蓄水池”的作用,尤其部分投資者偏好使用ETF來管理其組合倉位。例如,某投資者原倉位比例不高,但近期該投資者對市場走勢由中性轉為樂觀,計劃將權益資産的比例提升至一定水準,但投資者在短期內一時半會難以找到足夠的個股標的來配置,此時就可以通過配置高流動性的市場代表性ETF來實現權益資産的風險敞口,以分享股票市場成長帶來的投資回報,避免“踏空”的尷尬局面。當找到足夠的可投資標的後,投資者可以將資金從ETF逐步向潛在意向標的轉移,實際上此處ETF起到了投資管理的“蓄水池”作用,極大地便利了投資者的倉位管理工作。
(作者係廣發基金數量投資部 副總經理兼基金經理羅國慶) (CIS)
(責任編輯:張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