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基金 > 投資提示 > 正文

字號:  

錢景財富:延遲退休真的來了 80後啥好事都沒趕上

  • 發佈時間:2015-10-22 15:16:49  來源:中國網財經  作者:錢景財富  責任編輯:張明江

  80後,總結起來是比較悲催的一代,基本什麼好事都沒趕上。上小學時,大學不要錢;上大學了,小學又不要錢。沒能工作時,工作是分配的;該工作了,就業成了難題;沒能掙錢時,房子是分的;能掙錢時,房子買不起了。交了社保就以為高枕無憂,這不又告訴你要延遲退休。

  10月14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經中央批准後,人社部將向社會公開延遲退休改革方案。消息一齣,一片譁然。據悉,此次延遲退休方案的擬定,60-80後將受到直接影響,其中,又以80後受影響最大。

  要活多久才能把養老金賺回來?

  網上有一篇《要活多久才能把養老金賺回來》的帖子很受關注。網帖中聲稱,退休後活27年才能賺回養老本金,延遲退休後,則要活到96歲才能收回全部成本。如果是真的,誰還有動力工作。

  網貼原文:

  假設小白領王三在北京工作且長期定居,月薪是10000元,連續交滿了30年養老金,那麼他交的總額是:10000×28%×30×12=100萬,個人繳納部分是29萬。

  等到他60歲退休了,每個月可以領取的養老金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個人繳納除以168,也就是1700元,另一部分是社會平均工資的30%,因為他交了30年,4672×30%=1400。兩者相加,1700+1400=3100元。這就是他每個月能拿到的養老金。他需要花27年就能夠拿回本金,此時他已經是87歲。(非專業核算僅供參考)

  假如延遲到65歲退休,交35年養老保險,王三和用人單位共交1176000元,每月可領取的大約是2000+1400=3400,需要活到96歲才能收回全部成本。

  養老金那麼少,用什麼方式攢錢養老?

  如果你就指望社保這點錢養老,那你也太過於安逸了。我們設想一下,20年、30年後,每人平均3000元的社保你覺得夠用嗎?生病了怎麼辦?老兩口想出去旅遊散散心怎麼辦?

  社保是國家給人民的一種福利,但他的作用是有限的,説難聽一點“頂多保你餓不死”。真正的養老還需要靠其他途徑作為補充,比如商業養老保險,或者選擇合適的理財品種。

  購買養老保險。好處就是給自己積累下一筆財富,壞處是只能存、不能取,還要準備充足的資金。

  理財。眾所週知,股票風險高、波動性大,收益不穩定;存銀行或購買國債,歷年來收益率均無法跑贏同期通貨膨脹率,導致資産難以實現保值增值。P2P雖然算固定收益類理財,由於缺乏監管,風險系數比較高,不適合長期投資。

  那麼,最好的養老理財投資方式莫過於基金組合投資。在不同資産類別之間進行資産配置,可以減少個人投資者投資組合的波動,幫助投資者實現長期資産保值、增值的目的。

  説到組合投資,這裡不得不提到錢景私人理財。錢景私人理財是北京錢景財富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網際網路金融理財管理平臺,他是目前市場上最安全、便捷的基金組合投資管理工具。

  錢景私人理財,為你管好養老保命錢

  錢景私人理財APP一點也不複雜。你只需要根據提示,輸入個人年齡、風險偏好、財務狀況就可以定制不同的養老理財方案。

  比如:投資者A年齡28歲,當前可投入金額10000元,準備以後每月定期定額投資1000元,預計65歲退休,通過系統提交後,後臺數據模型會給出如下組合:

基金代碼

基金名稱

配置佔比

類型

001214

華泰500ETF

25%

ETF

110026

易方達創業板

25%

ETF

163115

申萬軍工

25%

股票型

590007

中郵上證380

25%

股票型

  因為A比較年輕,風險承受力強,股票型佔比為100%。隨著A年齡的增長,抗風險能力也隨之減弱,那麼,高風險産品的配比也隨之下降。所以,越年輕高風險産品的配置比例可以越大,隨之取得的收益也會越多,這也是為什麼養老理財要趁年輕的原因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這些資産配置的途徑和方法,通過手機下載錢景私人理財APP,或者登錄錢景網(www.qianjing.com)創建一個賬戶,將銀行賬戶與在錢景私人理財註冊的賬戶綁定。錢景私人理財App會先給用戶做一個問卷調查,表明自己的風險承受力,之後會自動為用戶匹配一個投資組合,並一鍵完成投資。

  80後逃不掉的幾個大的剛需:結婚、買房、育兒、養老,哪樣都需要錢。如果把整個人生比作一趟旅程,那錢就是帶領我們到達自由與夢想彼岸的道路與紐帶,錢越多,道路就越寬,選擇就越多,就可以越任性,也能越快地到達目的地。

  家裏一共就這麼點錢,如何把這些錢安排好,對於每個家庭其實都挺重要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