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折價率創近年新高 傳統封基套利機會顯現

  • 發佈時間:2015-06-08 02:36:0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截至6月5日,6隻傳統封閉式基金平均折價率為23.38%,創下歷史新高。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傳統封基的折價率有一定吸引力,投資傳統封基的機會或再次來臨。

  經歷過去年傳統封閉式基金密集封轉開之後,目前尚在交易所交易的傳統封基僅剩下6隻,平均剩餘年限為1.766年。

  數據顯示,截至上週五,6隻傳統封閉式基金平均折價率為23.38%,創下歷史新高。其中,基金豐和折價率為23.76%,基金久嘉折價率為27.38%,基金銀豐折價率為25.43%,基金鴻陽折價率為22.68%,基金科瑞折價率為21.3%,基金通乾折價率為19.71%。

  傳統封閉式基金折價率為何如此之高?一方面,今年以來A股市場持續上揚,上週五突破5000點大關,對應的基金凈值大幅增加;另一方面,近兩年來二級市場上交易工具增加,數量和規模增長迅速。

  “這波牛市很大的一個特點是參與市場的多是短期投資者,而長期投資者則在逐步退出,如近期股東頻繁的減持等。另外,分級B被熱捧,隨著杠桿的下降,沒有理由維持如此高的溢價,這從側面説明市場上有特別多的短期投資者,他們根本不會長期持有。”深圳一位長期負責基金産品研究的基金公司人士告訴記者,這波成長型牛市的市場風格不利於封閉式基金,傳統封基對長期價值投資者較為有利,對於短期投資者則毫無吸引力。

  另外,市場上類似于傳統封基的投資機會有很多。如分級A,由於套利資金的進入,A份額被大量拋售,不少分級A份額折價率達到20%,投資價值較為明顯。上述人士表示,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交易基金,更願意選擇分級,它的流動性問題不如傳統封基突出。

  專業人士表示,流動性不足和機構化特徵加劇是封閉式基金市場高折價的直接原因。由於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逐漸成為國內封閉式基金市場的最大投資人,保險資金的相對長期性質使市場流動性不斷下降。而封閉式基金流動性逐漸降低的過程,也是折價率逐步提高的過程。

  不過,近期大盤上5000點,調整跡象明顯,部分資金逃離風險堆積較高的分級B,此時,傳統封基23.38%的平均折價率使得介入該類基金的安全邊際較高。

  (本版未署名稿件均摘自今日出版的《中國基金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